来源:聚焦高血压
专家点评
舒燕
医院心内科
血压的准确测量是血压有效管理的前提。目前全球各国指南都对正确血压测量作出了推荐,但是指南的推荐多是基于窦性节律的基础上的,没有基于一些特定人群的血压测量给出个体化推荐,因此,仍然不能全面回答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和房颤并存的情况越来越多见,房颤患者的血压测量面临诸多的问题:有创性血压测量是金标准,无创性和有创性血压测量相比误差大吗?是听诊的水银血压计更准确还是自动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是上臂式还是腕式血压计准确?如何提高合并房颤患者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回答这些问题要了解房颤对血压的影响:⑴房颤时心动周期长短不一使得心室的舒张期明显不同,从而导致每个心动周期心搏量不同,影响动脉压。如心搏量低,导致脉搏短绌,会影响动脉搏动的感知与听诊,影响血压测量。⑵房颤心室率的快慢会影响心搏量及心功能,对血压也是有影响的。
研究发现水银血压计测量房颤患者血压也是存在较大的误差,明显低于主动脉内的血压测量,脉搏短绌越明显,血压越偏低。
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是依据袖带记录的血管脉冲波,通过经验公式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而这个经验公式是根据窦性心律的数据得出的,因此房颤的血压数据可能和实际误差比较大。另外,基于房颤患者脉搏短绌,对血管脉冲波的感知会有影响,也会影响血压的测量。相对来说,更远端的腕式电子血压计较上臂式血压计误差更大。
目前,随着环保要求和测量的方便需求,水银血压计逐渐被淘汰,而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在诊室和诊室外血压测量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这类血压计在房颤患者血压测量准确性的评估及如何提高它的准确性,是目前临床面临的实际问题。但目前临床相关研究的探索极少。
MatthieuHalfon等教授所做的研究提示虽然两种上臂式血压计(OHEM和MWBP)和动脉内血压测量之间的一致性较低,但通过连续测量三次血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大幅改善结果。不推荐腕式血压计用于房颤患者血压测量。同时血压计的型号是要求通过ISO或ESH验证的。研究探索了合并房颤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测量工具的选择,及提高准确性的方法。当然该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小、没有对心室率做分层、没有区分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可能的影响等。期待未来有更多严格设计的相关研究公布及更优的血压计用于临床。为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血压测量提供更准确、便捷的方法。
温馨提示:本平台已开通文章搜索功能,可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