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肺疫期血压忽高忽低,如何调节

科普

母婴

两性

健康

晚上8点,准时营业

来源:医护笔记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形势严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重症患者以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居多。现在冬春交替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而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因此高血压患者既要防控疫情,也要注意血压控制,保护好心脑血管。

规律生活

高血压本身是一种需要自我管理的疾病,低盐低脂,营养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和减肥;戒烟;限制饮酒;放松心情,舒缓心理压力;避免熬夜,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目前疫情时期,患者在注意防护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少刷手机,过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监测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平均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

可以购买便携式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等。每日在家量血压,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

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但是如果测血压给患者带来焦虑感那么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规律服药

血压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周监测血压,按既定方案购买降压药服用及监测,不可随意的停药或是加减药量。

若是初发或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将家庭自测血压记录下来,尽可能通过远程的方式联系自己熟悉的医生沟通病情。如果医生认为需要当面诊疗,则依照防护办法,约好时间,充分做好防护后就诊。若出现咳嗽、发热

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先确认自己是否可能接触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或可疑患者,如果有则立即充分防护(不可佩戴有通气阀的口罩)医院就诊并说明接触史。

如果确认没有接触史,且症状很轻,可选择居家隔离、多喝水等方式观察。如果没有接触史但症状明显,可首先选择正规渠道远程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具体建议考虑是否在家购买药物服用还是安排就医,医院就医,充分防护!

本文为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疑问,请后台联系小编

●禁止医务人员进入?这次疫情,低估了人性……

●确诊老人隐瞒致百余人密切接触: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危重科医生提示:过度防护没有必要

●扩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应该知道的条科学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jyxyj/58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