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监测评估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

朋友们,通过我们的科普,我们期待形成“有方案、有执行、有监测、有反馈”的良性闭环医疗模式,这也应该作为今后慢病管理的推荐模式。那么,对于高血压患者,如何在规律服药的同时做好血压监测呢?我们此期揭晓。

血压监测分为诊室血压监测(CBPM)和诊室外血压监测,后者包括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家庭血压监测(HBPM)。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于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动态血压监测要求监测者佩戴自动血压测量仪,监测受测者24小时全时间段(包括清晨和睡眠期间)血压,多用于诊断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单纯夜间高血压和血压节律异常等。以上两种血压监测方法均需由专业人员协助完成,我们这里不多阐述。对患者朋友而言,与我们日常更为息息相关的是家庭血压监测(HBPM),下面我们重点介绍。

家庭血压监测(HBPM)由高血压患者自行测量,也可由家庭成员协助。

1.血压计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到血压测量,血压监测的仪器——血压计,是个关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专家建议,家庭血压监测者需使用经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明确提出不推荐使用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和水银柱血压计[1]。且电子血压计应定期校准,至少每年1次(有关校准事宜可联系血压计生产厂家售后部门)。

2.血压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1)测量时间

测量血压时间最好选择晨起如厕后,服用降压药和早餐前。测量血压前不饮茶、不吸烟,不活动。活动后至少坐位休息5分钟才可测量。

(2)测量体位

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取坐位血压。

(3)测量时手臂及双腿的摆放

被测前臂(袖带捆绑侧)应置于平坦桌面,上臂保持与心脏同水平,双腿放松落地,不翘二郎腿(有关血压测量标准姿势可参考文末图片)。

(4)袖带长度和绑法

上臂围<32cm的大多数被测者使用血压计原装配置的标准袖带即可;臂围较大者需使用大袖带;如儿童或其他上臂过细者,则应选择小袖带。捆绑袖带前先将袖带内空气挤出,再缠于肘关节上2-3厘米处,绑后以可放入两根手指为宜,松紧适度。

3.有关血压测量记录和测量频率

家庭测量血压最好有详细的记录,复诊时提供于医生。记录内容至少包括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和血压计读数。

(1)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者,建议每天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2-3遍,每次间隔1-2分钟,然后取平均值。由于很多长效降压药物起效缓慢,多于2-4周或4-8周才能发挥最佳治疗效果,所以对药物爬坡过程中的监测非常重要。提醒患者朋友们,那种几日不见疗效就忙于更换药物的自我药疗方式非常不可取。

(2)对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2天即可。

病友们可参考如下表格:

4.血压监测与降压疗效的判断

家庭监测血压的目的在于评价降压疗效。所以我们应该首先知晓最基本的降压目标是多少。在我们的高血压诊断里: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收缩压(SBP)≥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者为高血压[1]。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认为SBP在mmHg以下、DBP在90mmHg以下就算达标了呢?不是的。因为以上对高血压的诊断仅就“诊室血压“而言。在“家庭血压监测”里,SBP≥mmHg、DBP≥85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那治疗的最初目标至少应为SBP<mmHg且同时DBP<85mmHg[2]。若您的家庭血压监测(HBPM)平均值≥/85mmHg,这提示着您的血压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PS:病患个体不同,不具可比性,以上仅为血压目标设立的最基本原则。具体到不同心血管风险以及合并临床疾病的个体,更应以医生设定的血压为目标,不可自行放松或加大降压力度,更不可参照他人方案。

以上为家庭血压监测(HBPM)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患者朋友们于复诊前一定记得携带血压记录表,以便医生在较短时间内更全面的了解您的血压控制情况。诊疗相关问题咨询医师,服药相关问题咨询药师。我们一起,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

2.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医院特开咨询、预约平台!

同齐提供预约就诊,编辑“姓名+电话+预约项目”添加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jyxyj/62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