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
全国多地雨雪稀少
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
黄淮及以南地区
最高气温普遍在20℃以上
东北中南部多地最高气温超10℃
然而,这种情况即将在本周
伴随一股“实力不俗”的冷空气出现而反转
冷空气携风裹雨来啦!
目前,冷空气已从我国新疆启程
15日白天乌鲁木齐气温只有0℃上下
16日至19日
冷空气将自西向东逐渐影响到
江南及其以北的大部地区“断崖式”降温来袭!
受冷空气影响,16日至19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分地区
气温下降4—6℃
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
降温幅度有8—10℃,局地可达10℃以上
此外,本周后半段
华北、西北地区东部、黄淮等地
最高气温降至10℃左右
许多细心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现,平时血压控制得都很好,但一到气温骤降时,血压就会比平时高出很多,按原来的医嘱服降压药已经不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者会导致脑梗塞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那么,患者如何面对气温变化导致的血压波动呢?
注意保暖
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都要尽量把温度提升到15度以上,开空调、暖气都行。不建议用火炉烤火,因为烤火只能烤局部,还可能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另外,衣服和鞋袜尽量穿暖,不要感觉不是很冷就行,因为血压常常是在自己感觉不是很冷时就已经升高了。外出时,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防止冷空气侵入身体。
增加室内运动
运动可以让身体发热,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当户外寒冷时,可选择在室内做操、原地跑步,或去健身房,同时要避免太剧烈的运动。
低盐低脂饮食
少吃腊鱼、腊肉等冬季常见的熏制或腌制食品。不要盲目进补,因为很多进补的食物热量高,吃多了会导致肥胖。同时,要戒烟限酒。
避免情绪激动
许多高血压患者常常由于情绪激动而发生意外,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要提醒,保暖固然重要,但长期待在密闭的室内,空气不流通,会让人头昏脑涨,心烦意乱,所以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调整药物
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视情况可以增加一到两种降压药或将原来的降压药加量。但要注意等气温回升时,再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回来。
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在家里备一个血压计,冬季要比平时更多次地进行监测。最好养成每天测血压的习惯,每次量完把数值记录在本子上,这样医生可以根据这个血压日记来分析血压控制情况,特别是气温骤降时能发现血压异常,及时调整药物。
作者:医院副主任护师张孟喜
编辑:熊恕于家兴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