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新声middot风采录ld

编者按

年,市委统战部引导首都新阶层发起“同心卫生室”医疗帮扶项目,旨在提升低收入村的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实现“小病不出村、预防在基层”。项目得到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北京慈善协会、北京湖北商会等新阶层群体及港澳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在全市6个区39个乡镇的个低收入村建成家“同心卫生室”。在疫情防控、健康促进、医疗帮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最美村医”的“暖心家园”和百姓家门口的“健康驿站”。京华新声?风采录将陆续刊发“同心卫生室”和“最美村医”系列文章,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一手拿着体温枪,一手拿着消毒液,在村口的执勤点、卫生室和村民家里不停穿梭,每天数百次举起体温枪,测量体温、消毒防疫、普及知识,尽职尽责做好防控工作。作为村里唯一穿着白大褂的人,张宪文走到哪里都特别显眼,他说“我从小就立志当医生,当我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我就是一面旗,有我在,乡亲们尽可安心”。张宪文,男,65岁,是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上台子村卫生室唯一的乡村医生,从事乡医30多年,走村串户,默默奉献,热心为村民服务,已数不清多少次为村里患者解除病痛,被村民们誉为“健康守护人”。目前,服务65岁以上老人44人,高血压病人45例,糖尿病4例,重性精神病人5例。上台子村卫生室,建于年4月,建筑面积50平方米,设置治疗室、药房、诊断室、宣教室,承担附近2个自然村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人口人。年,在市委统战部发起的医疗帮扶项目中,确定为第号“同心卫生室”,利用善款配置了电子身高体重仪、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和合治疗仪、轮椅、电视等设备。

健康扶贫,实现小病不出村

张宪文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党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千百年来每一个中国人的热切期盼,上台子村作为全市低收入村,村级卫生室因其特殊性,在脱低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防止村民因病返贫、返低的护城河。建立“同心卫生室”,切实增强了村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了村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极大改善了村民就医条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使小疾病第一时间被发现并消灭在一线,既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又有效防止医院造成医疗资源挤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举措。

积极培训,设备利用最大化

接受完捐赠设备后,张宪文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操作技术,力求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可以运用新设备为村民开展医疗服务工作。目前,身高体重仪服务人次、电子血压计免费测量人次、远红外线治疗仪免费治疗90人次、和合治疗仪免费治疗80人次、血糖仪免费检测人次,这些新设备的使用既为村民提供了便利,也让村民对“同心卫生室”的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

满腔热忱,俯首甘为孺子牛

张宪文说,消灭疾病、守护世人健康是每一个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乡村医生,通过“同心卫生室”这个平台,将有助于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己将以满腔热忱和毕生所学服务村民,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确保让现有的诊疗设备发挥出最大价值,不断擦亮“同心卫生室”工作品牌,为“健康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pp/65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