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iggham来源:冷热军事史
话说年春,日伪「清乡」横扫江南后,又把魔爪伸向江北,将我苏中四分区划为新一期清乡区,集结重兵,磨刀霍霍。一时之间,风声鹤唳,如果再不迅速有所行动,广大革命先烈用鲜血创造的抗日根据地的前途和命运,就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对于反扫荡,我军的传统套路是,主力部队断然跳至外线,寻机歼敌;老区则只有少数身份隐蔽的干部留守,配合精干的短枪队坚持秘密斗争;时间一长,待敌主力部队撤走,主力部队再杀回来惩处汉奸。然而这套套路别处好用,在我们故事发生的(南)通海(门)区却玩不转。以上操作的核心要义在于存人失地,保存主力部队的有生力量。但通海区却属于党的力量相对薄弱,不能完全控制的「同情区」,本就没有主力部队。我党在该地的通海、崇明两支队伍,都属于外围的灰色武装。一方面战斗力有限,没啥转移的价值(「转移」是要给人家解决给养、地盘等现实问题的);另一方面守土意识浓厚,不愿背井离乡,就算想转移也拉不走。既然是这种地方部队,舍了便是。或死战酬革命,或解散图将来,纠结个啥。队伍虽不值钱,可其乡土防地却是战略要地,通海地区的河运是我党进出大上海的交通枢纽,对于华中区的物资、人员交通至关重要,不可舍弃。如此,打不过,拉不走,舍不得,奈若何?四地委吉(洛)书记勇挑重担,断然提出了队伍全伙以驻守原地为条件诈降的惊人脑洞。方案经苏中粟司令、华中饶书记层层画圈,一出当代版的周鲂降魏即将上演。吉洛1、诈降诈降计定,时间紧迫,粟司令、阿丕书记立即着手加强汤团的组织。牵头带队的是大地头蛇,通海自卫团团长,我党秘密党员汤景延。该同志是当地豪强出身,抗战军兴时弃商从戎,加入二李麾下颜秀五部。黄桥决战后,颜部随李长江曲线救国,景延同志是政治上的明白人,毅然离队投了新四军,拉起自己的杆子,成为我党的外围灰色武装。景延同志未公开身份,又在旧的军政系统沉浮多年,与顽伪各方的老关系联系密切,是带队诈降的理想人选。一个好汉三个帮,组织上又给汤团紧急配备了政工班子。班长是江南过来的政委顾复生,除了主持全团工作外,专管最重要的物流交通。三把手是《沙家浜》里程书记的原型,江南神医任天石,不背药箱背电台,负责与上级的机要通讯。此外还要加强内控,军区保卫部派来监军,总支书记梁皓群。班子搭起来,还要强化队伍。我党在通海区掌握两支地方武装,一是汤景延本部,入伙晚暮气重,基础较差;二是崇明沈鼎法部,由我党一手草创,基础更好。把两团合编,一同诈降,既能多保存力量,还能强化党的领导。合编后,汤团的党员数量激增至三、四十人人。崇明系的副团长沈鼎立,也按照组织安排,投伪任汤团副团长,在后来的行动中实际负责全团的军事工作。日伪军
准备完毕,便开始接洽投降事宜。日伪方面与我对接的是苏北特务头子姜颂平,这是个传奇人物,李超时红十四军出身的老党员,后来被捕脱党混中统,抗战时渝宁两开花,解放前又压哨投了潘汉年,人生赢家。姜站长走马上任,拉大旗招降纳叛,景延同志是其同乡故交,也是重点工作对象之一。景延同志遂告,只要地盘不变队伍不散,就愿意考虑附逆,而且还能买一送一,拉上崇明系的人马一同来投。姜站长听闻自然大喜过望,点头如捣蒜一般。各方一通讨价还价,最终商定,汤团建制、防区不变,改编为「苏北清乡公署外勤警卫团」,受伪公署与姜站长情治系统的双重指导,继续坐断大江,吃香喝辣。发动之日,四分区专门安排了一场「假球」造势。由崇明系的参谋长茅琛带几十个战士,假装不愿附逆与汤部发生火并,枪响得非常热闹,还留下一具尸体,煞有介事。茅琛这伙回到分区后编成了短枪队,投入到了反清乡正面斗争。2、周旋混入敌营之后,汤团即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物资筹措与交通,这是汤团投敌后的核心任务。以解决部队给养为名开办「协记公行」,汤团长挂名总经理,顾政委任财务总监实际操盘。公行在长江上的三个重要港口设立分行,以商业经营作掩护,保障我方沿途交通,并代购、运输根据地需要的各种物资。二是搜集情报。汤团利用与日伪联防之便,不断将获得的军事情报提供给我方。特别其曾获取我南通敌工部集会地泄露的重大情报,由顾政委亲自冒险送出,通知同志紧急转移,避免了重大损失。汤景延三是在清乡热战中视情放水。汤团投敌后主要是在整编(下文详表),投入清乡热战的机会不多,就是第二季度跟着皇军走了个过场。热战中该部不忘初心,多次寻机提前开枪示警,争取少与友军交手。战后汤团还以「修枪」之名,反向根据地输送少量军火。然而夫诈降者,说一个谎言,圆一个谎言,汤团的日子,是多么的危险。其时汤团团部设在海门县城,隔壁是皇军的宪兵队,对门是姜站长手下的县特工站,情况复杂,瓜田李下,难免要露马脚。先是总支书记梁皓群的身份引起敌伪怀疑,姜站长都亲自找汤团长询问。遂即让梁书记卷铺盖撤离,换上投敌前的老教导员陈统光。同期,参谋长苏农没出息,跟对门的海门特务头子勾勾搭搭,吃喝嫖赌嗨得飞起。鉴于这货是队伍的核心成员,一旦变节后果不堪设想,团党总支遂特事特办,痛下重手,预防性地将之灭口。接着,副政委任天石那又出幺蛾子,保护电台的便衣警卫身藏的短枪被敌伪发现,又捅到了姜站长那里。汤团长赶忙让电台和警卫转移,并派手下营长去做对方工作,说这年头谁还不偷养支便衣队啊,蒙混过去。有地下组织,有编外武装(及其保卫的秘密电台),参谋长还好好的就失踪了。连经此三事,姜站长只要不是弱智,就肯定该知道汤团有猫腻了。但他却不想管,因为此时其正与伪苏北清乡公署主任张北生斗法,抢抓兵权,分肥清乡。明面论法统,姜站长说汤团是老子拉来的,当然应该归老子节制;张主任则说,情治系统没有丘八编制,还是要清乡公署集中统一领导。背后讲政治,姜站长是老江湖,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玩无为而治;张主任则雄心更大,死抱太君的大腿,要打造皇道乐土的张记新苏北。一番斗法,最终姜站长的本土胳膊,还是没拧过张主任的日本大腿。汤团被改编为「苏北清乡主任公署保安司令部第二教导大队」,集中至南通城整编,不但痛失江边的关键地盘,还每天被日本教官骂八嘎,悲剧鸟。日军3、反正面对队伍被拉走改造的逆境,汤团党总支积极开展应对工作。副团长沈鼎立带队去南通受训,尽最大努力拢住队伍。团长政委则都留在海门。顾政委以财务总监的身份总揽公行生意,拢住最关键的交通线。汤团长疏通四方关系,力争保住队伍。汤团长走的还是姜站长的关系。此时同仇敌忾,姜站长不含糊,拉着汤团长就奔苏州谒见李士群。汤团长多会来事啊,名表一送,美酒一敬,马屁一拍,关键是忠心一表,立马龙心大悦。酒到酣处,直接就进了李主任家里屋,姜站长提笔写张委任状,李主任现场盖章,汤团长就摇身变成了督察大队长。回去把委任状砸在张北生脸上,汤团长便会同姜颂平,施展起雷霆手段。先破几个外围案子,既为李主任出力,也让太君放心。待到机会成熟,便整理张北生贪墨的证据,适时透给了皇军宪兵队。奈何张北生是太君的亲儿子,短期内无法扳倒。再加上李士群不知进退,自绝于皇军和汪主席,更使汤团失了靠山。汤团整训完毕后,终被分开部署,散到上百里的十余个镇子,直接受皇军领(监)导(视)。鉴于苏中反清乡的大环境日益好转,且汤团自身的小环境日益严峻被动,有被日伪分割吞并的危险,苏中区委遂令汤团「破腹而出」,反正归队。发动时间定在29日晚,四分区南通警卫团提供武装接应。汤团党总支23日悉令,即反复研究,周密部署。趁二营长周显才的女友来探亲之机,令其高调宣布30号结婚,向搭得上界的敌伪都广发邀请。沈副团长抓紧时间四处串联,准备同时起事。29日当天,全团家属先携带辎重细软,跟着周营长以去乡下赴宴为名,下午就投奔接应部队。晚上,汤团在金沙镇团部摆下鸿门宴,将当地伪军警情头头骗来一网打尽。遂百里连动,趁夜暴起,拆毁碉堡等日伪据点工事数座,杀死顽抗的伪军6人,缴获长短枪48支,现款余元,扬长而去,回到人民的怀抱。整个行动,汤团深刻领会上级意图,化解各种复杂危险的局势,深入敌营天,成功保障了防区内我方的正常交通,有力配合了苏中的反扫荡斗争大局,并最终成功拉回了大半人马(/)和多数的枪械物资。回归后,汤团由沈副团长率领,整编为三分区「紫石独立团」,最终的「全国粮票」是陶勇部72师团,为我军的一流主力部队。几位主角,汤团长解放前先行过江打游击,不幸被俘就义,牺牲在了黎明前。顾政委长期任职于新四军—华东系统,改革开放后与江渭清、管文蔚等并称「江苏四老」。任副政委从事地方工作,47年不幸在上海被捕,次年就义。沈副团长在新四军—三野系统干到了副军级,55年获大校军衔。-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商务合作:江先生(jiang-))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原创投稿)⊙责任编辑:夕瑶()
红楼梦赏析
ID:hlm
介绍:红楼一梦深如海,共结平生不了缘。唯愿与你一道:赏世间最美文字,品天下不二情义。
南师肚脐贴,详情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