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心丸血压计最好带上,国庆长假慢病患者外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健康中国行·人民健康之星”推荐活动上获悉,近75%的老年人群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多病共患、多病共存导致老年人长期“带病生存”,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专家强调,老年人群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解、掌握一些慢病管理的知识,多参与健康科普教育,做好疾病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中国行·人民健康之星”推荐活动现场。

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攀升,“三高”人群面临“三低”挑战

中国心脑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3.3亿,相当于每10个人中间有2~3个人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发病率会更高,这是危害中老年朋友身体健康的第一位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的人群有2.45亿,糖尿病有1.16亿,脑卒中有万,冠心病有万,这些都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

广州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士超在给老年人群开展科普讲座。

广州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士超在科普讲座中表示,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到了3.3亿,“三高”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启动的“钥匙”。“三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是我国“三高”人群面临的挑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持良好的心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强调,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中老年人群需要注意保暖,随时增减衣物,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会上,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大参林医药集团协办、以岭药业公益支持的“健康中国行·人民健康之星”推荐活动广州站正式启动。该活动将在多个省市举行,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科普讲座、线下义诊、健康达人秀等多种方式,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科普知识,引导、激励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健康科普知识,提升健康素养,助力健康老龄化和健康中国目标实现。

国庆长假出行,慢病患者要做好万全准备

王士超主任对于慢病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坚持长期服药是关键,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要注意根据季节不同在医生引导下进行调药,如果是冠心病已经放过支架的,那么第一年吃的药物会比较多,一年之后可以适当减少一些,但是很多药物都是要长期也就是终生服用的。

医生正在给老人检测血糖。

第二,对于目前只是存在一些危险因素,但是还没有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医院筛查,确诊到底是不是已经发展到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其他心血管疾病阶段。比如说临界高血压,其特点是血压稍偏高,监测血压常常在/90mmHg左右,但是各个重要的脏器,如心、脑、肾等尚无器质性损害。但是临界性高血压很容易发展成为真正的高血压,有临床观察表明,临界高血压者最后发展为高血压的可能性为正常人群的2-5倍。临界性高血压者以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与高血压病人相近。

王士超主任强调,普通人群也要做好预防和筛查工作,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梗、脑梗、高血脂等家族史的人其实都属于相对的危险人群,更要注意早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pp/83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