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总会有生病的时候,许多病都会引起身体发热,在遇到发烧的时候,体温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能清晰的让人们明确身体当下的温度,继而采取下一步的处理措施。
如果水银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打碎了,水银散落一地,又应该如何清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拿扫帚扫起来,殊不知,这是最错误的方法。
医生提示大家:碰到水银散落的情况,千万不要扫,这样处理才是最安全的。
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水银体温度计,也是比较原始的体温计,现在已经逐步推出了代替水银体温计的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不管是测量额头,还是耳朵,虽然使用过程更安全,但是在民众的心中,还是习惯性使用水银体温计。
在医院的时候,也不难发现,医务工作者使用的温度计还是老式的居多,这也恰恰说明了它的可靠性。
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时候,常用的部位有腋窝、口腔、和直肠。
这三个部位的测量都非常准确,但是对于民众在家测量的时候,还是腋窝的使用频率更高一些,毕竟这个部位在操作起来,会更卫生一些。
很多人会想,水银在胳肢窝里夹的时间越久,是不是测量的温度也会随之增高,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实际过程中却是不成立的。
温度计主要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在配合水银这种特殊的物质才能达到测量体温的作用。
当体温计的柄端接触到人体散发的热量时,便会随着温度而膨胀,推动内里的水银柱往上升。
继而达到测量体温的作用,所以体温计的温度测量是有限制的,到达温度最高点之后,就算是一直夹着,温度也会处于持平状态,不会持续升高。
这些也是属于生活中的小常识,许多不知情的人会盲目的以为温度计的温度会一直上涨,所以对测量温度的时间过分在意。
实际大可不必过分紧张,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但是一定要谨记,在测量的时候首先要将水银的刻度甩至35摄氏度以下,这样的测量结果才最准确。
众所周知,使用温度计的时候一定要拿稳放好,毕竟外层是玻璃材质,内里是剧毒物质水银,一旦摔碎挥发的有害气体会影响健康。
水银的前世今生水银究竟是何种东西构成,为什么能做到人人都害怕,并极为抵触呢?
水银是化学元素中的汞,在常温状态下是唯一一种以液态形状存在的金属,呈银白色形状,是一种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的元素。
汞作为剧毒重金属,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除了体温计含有这种物质,其他途径几乎接触不到汞。
这是因为现在的文明社会,将许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都将其禁止,才保障了民众的健康。
可是以前的人可没有这么高的安全意识,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水银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古人以前用丹砂调色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从中可以提取出水银,古人发觉水银可以用来治病,甚至是能治疗许多疑难杂症,包括白癜风、狐臭等。
后来水银也成为了古人避孕流产的“堕胎药”,在古代的青楼,为了不让姑娘们怀孕,老鸨会要求姑娘强制服用水银,这样一来,水银在姑娘的身体里起了作用,就能够避免怀孕。
就这样,水银也被广泛用作避孕的偏方,被大众所接受。
不过最令人震惊的是,有人竟然认为水银炼制丹药,就能起到长生不老的作用,放在文明社会中,人们一眼就能辨别这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是在以前,尤其是地位显赫的皇帝,对长生不老之事更是异常执着,最终没有任何人能研究出长生不老之药。
这也印证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的生命循环。
之后水银便充分利用到了体温计中,利用水银的特性,研究出了可以热胀冷缩的温度计,并广泛在全世界范围使用。
用于为生病的病人测量体温,从而进行诊断,达到对症治疗的作用。
由于温度计的外壳是玻璃材质,所以极易破裂,每一只体温计中都含有大约1克的汞,也就是水银。
如果在使用体温计的过程中,不慎将其打碎,掉落一地的水银又该作何处理呢?
处理水银的正确方法专业的医生提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开窗通风,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因为水银一旦暴露在空气中,人在呼吸的过程中就会吸入,继而导致神经中毒。
所以打开窗户进行通风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散落在地面的水银通过缓慢蒸发的方式被人体吸入,进入体内的循环系统,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这种损伤短期之内可能并不明显,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可能会引发抑郁症等神经性疾病。
如果散落的水银肉眼可见,切莫通过扫帚将其扫走,这样指挥吸附在扫帚的毛刷里,更不容易被发现。
应找到一些稍微硬点的卡片将散落的水银推在一起,再用胶带等黏性材料将散落的水银拾起来,装到一个密封的容器内,容器上贴着内有水银的醒目字眼。
切莫将其扔到垃圾桶内,这是大忌,应该将其放置在专门的有害物箱子里,或是交给垃圾站的人,再由专业的人加以处理。
这样处理散落的水银才是最安全的方式,并且所有过程和步骤都要避免人皮肤与水银直接接触,处理过程必须一再小心。
结语估计每个家庭都曾经打碎过体温计,面对剧毒物质水银的泄露更是觉得后怕,毕竟谁都不能避免这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已经开始出手,并明确规定自年开始,禁止生产所有含汞的体温计和血压计,这也说明水银将不会出现在民众的生活中。
#高考起航梦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