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张利芸远程医疗动态血压监测在

研究概要详见:社区药房远程监测24小时血压测量结果与社区血压控制:Templar项目

点评专家Introduction张利芸教授张利芸,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流行病学,在国内外期刊中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擅长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综合治疗,冠心病及心肌病诊的诊断与治疗。

高血压病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血压测量高于正常值”,而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所引起的器官损害是治疗的最终缘由。高血压病的防控一直是心血管病领域中最基础、影响范围最广的课题。现今中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高血压——这一老年多发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然而既往大数据统计表明,在中国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都极低。中国人群的高血压病防控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不久前发表于AmJHypertens的Templar项目在意大利家药房开展了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采用经临床验证的自动化上臂血压计进行24小时ABPM,以采得的数据评估社区的血压控制水平。评估结果表明,意大利气候温和,尽管经济发达,福利完备,社区血压的控制率仍然只有28%。由此推断,中国高血压治疗人群中30%的控制率难免要打折扣,因为中国人群的血压控制情况是依据多次诊室血压测量值来判断的,而ABPM无疑是更为精确的血压评估手段。

然而,Templar项目还给我们更丰富的信息,比如单纯夜间高血压比单纯白天高血压更常见,“白大衣高血压”多见于女性。隐蔽性高血压在受试人群中占有相当比例(15%),更常见于夜间血压升高的老年男性。

医院已开展ABPM检查项目,但临床医生对这一检查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按照多数心血管内科医生的观点,这一检查只在怀疑病人血压波动过大,或是存在“白大衣高血压”时才予以推荐。

Templar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ABPM有利于更准确的高血压筛查和检测,有利于发现不同的24小时血压表型,为医生的个体化干预提供帮助。显然,这一无创、简便的检查意义超出我们原来的认知,值得在临床推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Templar项目利用网络在社区药房开展远程医疗操作,而中国的网上医疗咨询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社区药房也经常为社区居民提供血压测量与血糖测量,如果两者相互结合无疑能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zl/56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