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高血压病人复诊时,测血压后抱怨说家里的血压计不准,出门的时候自己测是/70mmHg,在医院测是/80mmHg。是不是病人家用血压计不准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自己的血压特点。
无论是否有高血压病,一天当中血压都是有波动的,绝大多数人群血压有两个峰值,第一个出现在清晨5点到8点左右,是一天中最高的血压时段;第二个高峰出现在傍晚4点到6点左右,较晨峰稍低些,其他时间血压多低于上述时段,在夜间达到最低,这种规律与体内的内分泌激素分泌峰正好吻合,夜间休息,体内交感神经休息、迷走神经活跃,血压较低。因此,一天中的血压正常昼夜差在10%-20%。如果昼夜差值不到10%、大于20%或昼低夜高都是不好的,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或许大部分患者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血压高,即便到了/mmHg也没什么反应,为什么要治疗高血压呢?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高血压或血压曲线异常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发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命疾病,所以高血压一定要治疗。
治疗方式首先是非药物治疗,即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限盐、规律运动、减重等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这样的控制,部分病人不需要服药就可以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还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在此基础上应用药物治疗,无论服用哪种药物,一定要把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
无论是电子血压计还是医用血压计,我们连续测量就发现几次测血压值都会不同,特别是有心律不齐的患者,正确的方法是要求静坐休息至少15分钟再测血压,两次测量要间隔5分钟以保证血压测量准确。测量姿势也很重要,推荐端坐位,右侧上臂血压,上臂与心脏基本同高。推荐品牌电子血压计,最好是测上臂的,定期更换电池,如果怀疑血压计不准确,可在就诊的时候带来与医用血压计做对比。
说了这么多就想告诉大家,血压有波动是正常的,血压计相对是准确的。如果存在多种疾病、服药较多,更要监测血压的变化,尽量选用“一箭双雕”的药物,减少药物应用种类,减少药物相互作用,改善总体预后。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作者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