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的人数越来越多,但由于部分患者没有正确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导致血压数值与医务人员所测的差异性较大。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家庭血压监测呢?
注意这4件事
“定”血压计
选择上臂式血压计,简单、方便、环保。
担心电子血压计不精准?可简单验证:电子血压仪与水银柱血压计,分别测量3次,结果取平均值,两者结果的数值相差不超过7mmHg,则表明电子血压仪可继续使用。
“定”时间
测量血压建议相对固定时间。早晨起床后30~60分钟内测一次血压,在6~8点之间测量最好,因为清晨时段是血压的最高峰,也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
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若清晨血压控制在/85mmHg以下,意味着24小时血压就得到了严格控制。
在服降压药后2小时测,则能判断药物的疗效。睡前测一次,可以看看血压波动的情况。
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各测1次,每次测量2~3遍取均值;连续自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治疗的参考。
对于个别无法完成连续7天血压测量的患者,建议至少连续测量3天,以后2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
“定”胳膊
左臂、右臂均可。建议初次测量时,两只胳膊都测下,选择数值较高的一侧,再次测量时均以此臂为准。
“定”体位
建议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坐下,双腿下垂,双脚自然放平。在肘窝上2~3厘米偏内侧一点,可以感觉到一根跳动的血管,肱动脉。将袖带充气囊的中心位置放到肱动脉上,保持袖带和心脏的高度一致。
在测量血压时,手臂绷得太直或夹得太紧都不好,最好是自然、放松地外展45°,不要跟袖带较劲。袖带的缠绕不能过松或过紧,以能放进一个指头为宜。
测量血压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测量血压前30分钟内应该避免剧烈运动。
2、不要吸烟或者喝咖啡或者运动饮料、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等,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除外。
3、排空大小便,精神保持放松。至少安静坐位休息5分钟,测血压时候保持安静不说话。
4.不要在洗完澡、吃完饭后测血压。
测量后:记录数据,取平均值。
一般情况下,第1次测量时候血压都比实际血压要高一点,所以血压测量指南上规定,至少测量2次,2次测量时间间隔一分钟。
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如果2次测量值相差大于5mmHg时候,还应该测量第3次,再取平均值。
袖带如何选择
目前认为,袖带气囊至少应覆盖80%的上臂周径。袖带大小不合适会如何?袖带过小,会导致血压测量值偏高,袖带过大,会导致血压测量值偏低。袖带大小的推荐:
瘦型成人或少年——超小号(尺寸12cm*18cm)
上臂围22cm~26cm——成人小号(尺寸12cm*22cm)
上臂围27cm~34cm——成人标准号(尺寸16cm*30cm)
上臂围35cm~44cm——成人大号(尺寸16cm*36cm)
上臂围45cm~52cm——成人超大号或大腿袖带(尺寸16cm*4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