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砀山骄傲,更是雷神山医院幕后

作者:特约记者张凤春

来源:e公司官微ID:lianhuacaijing

其实,新冠疫情初发时,迈瑞医疗就成立了疫情应对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李西廷任总指挥。抗疫前线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等医疗设备严重吃紧,公司年初二就把正在休假的员工火速召回,启动规模化复工。常规的原材料库存根本无法应对疫情突发需求,迈瑞医疗紧急向政府求援,经工信部、广东省和深圳市三级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全国多家供应商特许复工,保证了迈瑞医疗的原材料供应。年近古稀的李西廷亲自指挥公司相关部门调整生产节奏,采用组件批量化装配、总装缩短节拍、人员两班等方式加速生产,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迈瑞医疗以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同步进度完成关键设备。

后来疫情在欧美等国蔓延,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供不应求。迈瑞医疗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产能,全球驰援。从一月底至今,迈瑞医疗累计交付20余万台抗疫急需核心设备,其中发往海外的就超过10万台。李西廷表示:“我们要秉承人类健康共同体理念,体现大国担当。”

走出大山,穿上军装,从“门缝”里跻身中科大,留学法国

李西廷年出生于安徽砀山,年少时家境贫寒,但艰苦的环境培养了他自强不息的品格,也让他学会珍惜人生当中的每一次机遇。

年,李西廷18岁时,适逢部队到当地招募工程兵援建湖北神农架,他毅然决定参军。在那个年代,那几乎是年轻人走向外面世界仅有的一条路,李西廷迈出了人生关键一步。

多年以后他回忆起当年的军旅岁月仍然不胜唏嘘,“当时几乎没任何现代化设备,要用最原始的办法,将大山之间的路给打通,困难可想而知。同时还正值自然灾害,吃不饱,睡不好。”这样的日子过了整整四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李西廷说:“这段难得的人生经历就像磨刀石一样磨砺了自己的个性,让此后的人生里,再大的苦也不会觉得苦,再大的难也敢于攻坚克难。”

也许是苦尽甘来,经受住了这一轮脱胎换骨的考验之后,一个机遇从天而降。年,国家举行了十年动乱期间唯一的一次高考,招收两年以上经验的工农兵上大学深造,李西廷根红苗正,加上四年的军人身份,让他完全符合报名条件。

李西廷后来形容这次机遇就像命运之神打开了一道转瞬即逝的门缝,自己恰好走到了门边,并且动作够快,姿势够帅。“除去政审合格,成绩也要达标,同时还必须未婚。在那个年代,很多同龄人都选择了结婚,更年轻的高中生停课闹革命,于是,自己当年的中学积累就显得格外突出,数理化一举考到全县第二名,结果就被同处在安徽的中国科技大学录取。”李西廷虽然不信命,但却坦承这的确是人生的多重机缘巧合的结果,早一步会太早,迟一步会太迟,只要稍微改变一两个条件,都无法挤过这道门缝。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莫过于此。

年,李西廷进入了中科大重点学科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时至今日,回忆起“南七技校”的流金岁月,李西廷内心里都充满无尽的骄傲与感恩。老校长郭沫若“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治学理念,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前辈学长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位科大学子,“这个校园文化对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影响非常大,科大非常崇尚学术的氛围,不会屈从官本位,像华罗庚曾任数学系的主任,钱学森曾是我们物理系的主任,这些大科学家一直到死都在科研岗位上,还在算这个导弹轨迹等等,这种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会成为我们科大人一生的榜样。”至今依然全职操盘迈瑞医疗的李西廷这样说。

大学毕业后,李西廷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物理所,负责低温工程工作。那时文革结束,全国拔乱反正,全社会重回快车道,老校长郭沫若提出“科学的春天”,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拼搏,此时的李西廷堪称又红又专,希望无限,精力无限,业务上攻坚克难,技术上精益求精,很快获得了同事赞扬与领导肯定。

尽管当时没有意识到,但这些付出却为他赢得了下一次命运转折机会。年代,改革开放潮涌神州,中科院系统与法国互换80名访问学者,由对方政府承担费用,极其难得的深造机会,其中也有名额分配到武汉物理所。经过选拔与考试,李西廷顺利过关,得以到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度过了两年半的留学时光,主攻超导磁体,与来自英国、美国、印度等世界各地的学者共同交流研究。这一经历让他走进了世界的中心,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都有了更直观感受,也让他坚信唯有以开放的格局融入国际社会,才能最快推动科学进步与经济发展。

南下特区,袁庚支持下海创业,取得中国最早风投

李西廷到现在还记得如今的迈瑞医疗深圳总部附近,当年沙河一带,还需要借助舟桥部队支援才能通过,当时深圳是精神丰富物质艰苦。

也许正是因为政府保护得太好了,即使设在深圳特区,这家看上去很先进的公司几乎沿用了全部的内地体制。公司主要负责人由内地领导兼任,运营机制也有强烈的体制内色彩,公司的市场眼光与人才战略和窗外深圳五光十色的改革开放形成强烈反差。

另外一个因缘就是家乡的巨大落差。这期间,李西廷回家省亲,医院的手术室里,居然只有一张普通病床,旁边放着唯一的医疗设备就是一个大气血压计,简陋得实在不像样子,与自己在国外看到的医疗条件天壤之别。这也深深触动了已经投身医疗器械行业的李西廷,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改变这种落后现状,开发更多的先进医疗设备,抢救更多宝贵生命。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医疗器械领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这两种因素的推动下,年,不惑之年的李西廷做出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次选择,与老部下徐航、成明和、严宜萍、聂彤等“迈瑞七君子”一道放下国企铁饭碗,下海创业,希望填补中国医疗器械的诸多空白。

踩准了时代节拍,幸运之神又等在了前路,彼时深圳市政府正主抓科技兴市,打造特区自身产业优势,迈瑞医疗的自主创新得到了科技局的高度重视,提供95万元借款支持,让白手起家的七君子,顺利解决了初期的研发费用。

到年,迈瑞医疗年销售额过亿,超过了老东家安科,其中自主品牌占到半壁江山。迈瑞医疗进入第二发展阶段---自主研发期。年推出中国第一台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及中国第一台准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都颇受市场欢迎。到了年,自主品牌销售额成功过亿,自此放弃洋买办业务,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品牌,同时开始着手加强国际化。

圈内人都知道,医疗器械第一战场是美国,其次是欧洲,再次是日本,迈瑞医疗要跻身国际舞台,必须站上这三大市场,赢得份额。而迈瑞医疗面对的第一梯队的对手就是俗称“GPS”的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等三家跨国公司,他们垄断了最多的高端市场,迈瑞医疗与之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李西廷承认那时迈瑞医疗在海外既没有品牌知名度,质量与对手相去甚远,也没有售后服务,没有培训队伍,不解决这些问题根本连竞争资格都没有。

迈向世界,登陆纽交所,海外并购,用资本运营弯道超车

李西廷认为年以后,是迈瑞医疗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成功国际化以及专业化。

后来迈瑞医疗的品牌开始在美国以及全球得到认可,年获全球监护市场渗透领袖奖、年获全球监护市场卓越奖,是年,迈瑞检验产品通过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市场准入。

最令李西廷满意的是年成功收购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监护业务,让迈瑞医疗迅速跻身全球监护领域前三大品牌。年控股了深圳深科医疗、苏州惠生科技、浙江格林蓝德、长沙天地人四家公司,年收购上海医光仪器有限公司,年又投资1亿多美元拿下位于美国加州的Zonare,成为了世界高端放射领域的领军企业,Zonare的研发技术显著提升了超声医疗设备的图像质量。

回归A股,领军中国医械行业,练成创业板龙头

有了资本的支持,有了国际的声誉,迈瑞医疗更加专注于创新,坚持每年投下总收入10%的资金作为研发费用,位列A股上市公司前十名。迈瑞医疗建有八大研发中心,拥有多名研发工程师,分布在深圳、南京、北京、美国硅谷、新泽西和西雅图等地,第九大研发中心——武汉研究院也已开建。迈瑞医疗的高研发投入获得不菲回报,公司是技术专利发明最多的医疗企业,总申请量近5,项,约15%为美国欧洲发明专利。年,公司参与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发明专利拥有量前50名企业名单中,迈瑞医疗是唯一上榜的医疗器械企业。年全球医疗设备供应商排行榜中,迈瑞医疗位列第42位。公司每年推出七到十款新产品,累积创造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多项全国第一,比如第一台准全自动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全自动黑白超声、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第一台数字彩超等等。

在国内,迈瑞医疗目前在超过30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分公司,产品应用于近11万家医疗机构,服务于99%医院,支持超过医院等级评审,医院。在海外,迈瑞医疗拥有39家子公司,全球员工近万人,来自30多个国家及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网络。迈瑞医疗的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医疗技术门槛最高、技术法规最严格的美国,迈瑞医疗已医院、近万家医疗机构,并在ICU、麻醉科、急诊科等核心科室广泛应用。在全医院中,有九家在使用迈瑞医疗的产品。在英、德、法等欧医院中,迈瑞医疗为其核心科室提供高品质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完善的信息解决方案。凭借独特的创新技术与高度的可靠性,迈瑞医疗赢得了临床专家与管理者的认可。

李西廷总结道:“如果说迈瑞的发展在上一个十年靠的是‘性价比红利’,这一个十年靠的是领先行业的‘工程师红利’和‘品牌红利’,那么引领迈瑞未来‘黄金十年’大发展的则必定是‘创新成长红利’”。

社会责任,科技抢救生命,爱心回报家国

迈瑞医疗股价近期屡创新高,李西廷的个人财富排行也成了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zzxyj/70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