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呀!来呀! 夜间血压,顾名思义是指人在夜里测得的血压,通常指晚上22点至次日6点之间的血压。
早有动态血压的研究显示,测量夜间血压变异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
夜间血压为何如此重要?
正常人24小时血压的变化规律正常人24小时的血压节律呈双峰双谷,即上午6~10时上升,午后2~3时下降,4~6时又上升,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时的最低谷值。这样描记形成的昼夜血压波动曲线状如长勺,我们形象的称这种血压为勺型血压。勺型血压是指夜间血压下降的幅度超过白天血压的10%;如果超过20%称为深勺型血压;如果不足10%称为非勺型血压;如果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反而比白天血压要高,称为反勺型血压。除正常勺型血压外,变异性无论减小或增大都将影响人体机能自我调节,造成相应脏器损害,从而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通常状况下,夜间血压下降是因交感神经紧张程度的下降,如果夜间血压变异大,则过强的交感神经紧张可升高卒中及心脏病风险,而白天血压经常受到体力活动和压力等影响,因此,患者的夜间血压变异可更好地反映患者的血压变异型,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另有研究发现,就个体层面而言,夜间、日间及门诊血压每升高10mmHg,心肌梗死及卒中风险分别升高25%、20%和11%。然而,在校正了多个混杂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及药物治疗后,只有夜间血压结果对心梗和卒中尚存预测价值,可见,监测夜间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行夜间血压监测?
相比于白天的血压监测(我们在家里可以用任何血压计随时开始测量),夜间血压监测看似更困难。因为夜间血压包含了患者必须在睡眠过程中开启血压测量。也就是说,除了常见的动态血压监测之外,普通的电子血压计是无法在睡着之后自动测量血压。医院功能检查科新增动态血压机,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设定血压测量的间隔时间,24小时测量次数每人平均可以达到80次左右,充分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血压,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供稿:功能检查科李青芬
温馨提醒
1、医院就诊患者请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孩子),实施实名制就诊!
2、下载手机APP《健康山西》,可在家自助挂号、分时段预约、随时就诊!
医院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