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慧智仁心务实记物理系83级校友

雍和宫北,护城河南,正安(北京)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坐落在一幢写字楼的十二层。这里研发出的血压计堪称世界最准,这里拥有多个国家、世界发明专利,这里有着先进医疗理念和激光技术的最完美结合,这一切都源于公司的创始人吴小光。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83级校友,从清华的物理实验室到如今的正安医疗,他既以悬壶济世的仁心投向健康领域,更用激光技术、物理模型开辟着新的医疗天地。

吴小光在清华物理系学的是光学方向,而毕业不到五年的时间,他就凭借“低强度激光桡动脉照射疗法”拿到了第一个国家发明专利。对他而言,激光医疗的技术既是传承也是创新。在物理实验室呆惯了的他,出校门带团队搞研发,也是一脉相承。他说:“人和机器是一样的,人就是一个复杂的机器。我们做临床观察,跟以前做物理的观察是一样的,但是物理的观察更精细。”

而年这第一个专利,吴小光当年可谓志在必得。“在这个发明之前血压是测不准的。也因为血压测不准,导致高血压的理论没有很完善。”不论以水银汞柱作为标准,还是用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都是用理想波形进行标定,但现实中无法保证所有被测都理想,更多真实的情况就被噪声、误差淹没,对于病情、药物的判断无法保证准确。

“当时最触动我的一点是,我问很多老年人为什么会得脑溢血?家里有血压计,但还是得了脑溢血,为什么?”吴小光发现是血压计有问题,人们测出的认为准确的血压其实不准,很多人也因此测量错误造成疾病,出了很多意外事件。“就像尺子不准,怎么去做桌子做椅子?”他说。

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吴小光便着手开始做工作。五年的时间,他做出了脉搏波血压计。至今,他仍可骄傲道:“不吹牛地讲,脉搏波血压计是世界上最准的血压计。”而这血压计不仅在国内被广泛接受,更是早在年就获得了世界发明专利,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医疗机构都将迎来血压标准的改革,而这一切都源于吴小光能够真正测准血压。

凭借这个产品,他在深圳的公司就快上市了。而对他来说,这个改变医学界血压测量方式的仪器得到过的最高评价,来自他的导师张培林教授,“我拿给他看,跟他讲我的原理,他说你这物理没白学”。吴小光笑道:“学医的人做不出来,只有学物理的人才会想到这个方法。”在吴小光攻读博士学位的五年里,张老师不仅是科研上的领路人而且在生活中扮演着父亲的形象。

“当时做论文的时候很辛苦,机器一开起来,维持到一个状态就不能停。有的时候好几个状态都达到了,就要多拿一些数据回来。”吴小光回忆道:“那样就会没有饭吃,张老师就回家自己做菜,拿过来一起吃,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对他而言,不论是曾经的光学实验室,还是而今走在医疗器械的道路上,靠的不仅是学好物理,更是这种在重点难题深入钻研的劲头。

这劲头背后,少不了导师默默的引导和支持。本科五年、直博五年,那份在光学实验室熬夜拿数据的坚韧,对于困难瓶颈敢于拼闯的果毅,严谨缜密的自然科学思维能力……都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试金石,让他能从想法到仪器、从产品到专利,一直稳步向前。

“我到今天为止,只会在两个人面前说话打磕巴,一个是我的父亲,另一个就是张老师。对张老师我发自内心的崇敬,在他面前我绝对不敢造次,直到现在也是这样的。”园子里的十年,对他影响最深的必当属张教授。而清华园的学习和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吴小光,改变着他。

那时候清华同学都遵循着阳光长跑的锻炼要求,每天下午四点半都要走出教室、走出宿舍去跑步,吴小光也不例外。他说我喜欢长跑,会去圆明园慢跑,那时候的圆明园还不收门票。听说现在学校要求本科生不学会游泳不能毕业,吴小光特别支持。对于从事医疗设备、大众健康领域的他看来,健康的生活观念和习惯,要比医疗手段有效的多。

“关于健康,很多人是有误区的,医院、药品和别人身上。很多病是不可逆的,得了以后是治不好的,但可以预防。”吴小光说。对于一般人而言,通常的状态是健康,当过渡到亚健康的时候应该采取措施,得了疾病才需要治疗。但目前大部分医疗资源都用在了少部分疾病的治疗上,对于大众的健康观念,却没有足够的普及教育。

“健康其实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而且不是一个人的观念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观念问题。”吴小光坦言。尤其是对于锻炼、健身等生活理念,很多人并不懂得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身体管理,反而会加重心血管负担。他举例说:“我们校训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如果你不科学健身、不保护心脏,你还怎么工作50年?”他近些年来也积极投身健康传播事业,经常与专家教授外出讲课、办健康讲座,都是希望更多人能够接受健康的生活观念。

吴小光现在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特聘教授,正联合学界业界的专家教授们一起助力大众健康事业。吴小光说:“我们希望做全国居民的动脉硬化筛查,所有数据经过云平台收集反馈,就像车载GPS一样,可以反应出现实问题。如果能够建设完成这个库,理论上可以避免大部分心血管问题。”要知道,现如今我国因心脑血管死亡的病例占到总体的一半以上,若真能从云端途径实现疾病的宏观预防控制,则是实现全民健康管理的又一大步。

二十余年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对他而言既是兴趣,更是使命。“围绕心脑血管我做了许多专利,最近又做了一个很好玩的。”这份研究探索的心总不停歇,一直投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全民健康事业中,乐此不疲。用他的话说,“我现在乐在其中,也苦在其中。”但他脸上的笑容,和手中印着“吴博士”老人头像的激光治疗仪,仿佛无声地在向着更多医疗健康“硬骨头”宣战。

正安医疗∣一个有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zzxyj/78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