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闻广播百岁帮帮帮栏目
每晚9:00—10:00与您相约FM
年12月8日节目
翟晓趁 疼痛科主任
毕业于河南省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专业,医学学士,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动系统疼痛(MSP)——七步精准检查法,MCO-多联保膝疗法。综合运用针灸、埋线、中药等方法解决膝关节,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腱鞘炎等骨关节疾病。
分享案例62岁的吴阿姨几年前体检发现了血脂稠,血压高的问题,后来经过调理和用药,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最近几个月她感觉头有点晕,想起来之前自己血压一高就头晕的情况,她便用家里备用的血压计测量了一下血压,结果血压高压,低压92,果然是高血压,于是她赶紧吃上降压药。可是吃了半个月血压还是高,而且还出现了手麻、胳膊麻的症状。吴阿姨有点纳闷儿,之前血压高吃了降压药就降下来了,这次怎么降不下来呢?于是,医院求诊,医生建议她给颈椎拍个片子,结果显示吴阿姨的颈椎病发作了。医生告诉吴阿姨,她的高血压根本原因在颈椎,所以单纯吃降压药血压降不下来,想降压得先治疗颈椎病。
翟主任,血压高不都是吃降压药就能把血压降下来吗?为什么医生却让吴阿姨治颈椎病来降低血压呢?
翟晓趁:高血压在中老年人中较多见,大多数人会首先考虑到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然而临床中发现,约有30%的高血压患者与颈椎病有关,俗称颈性高血压。对于“三高”之一的高血压,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颈性高血压,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由颈椎病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之为颈源性高血压,是因颈椎劳损、退行性变、外伤等原因,使颈椎失稳及错位,产生无菌性炎症,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节或椎动脉而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脑内缺血,从而导致的中枢性血压异常,随着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出现头晕、心慌、头昏沉等症状,甚至出现耳鸣耳聋、胸闷心慌、眼干眼涩、失眠健忘等症状。
因为高血压和颈椎病都是中老年朋友高发的疾病,他们可以在中老年人身上可以同时存在,而且都能引发血压升高,所以大家在遇到血压升高的情况一定不要自己擅自购买降压药来降压,要找准血压升高的原因再选择治疗的方法和药物。
Q:既然高血压可以引发血压升高,而颈性高血压也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同时颈性高血压又跟颈椎病有关系,那这该怎么区分出自己的血压升高是真的高血压还是颈性高血压导致的呢?
翟晓趁:颈性高血压一般高发在40~50岁的中年人身上,老年人也是多发人群,不过随着现在年轻人运动量减少、伏案作业时间增加,颈性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也在趋于年轻化。颈性高血压的特点如下:
一、高血压发生之前,相当长时间内会出现低血压或血压波动的情况。病人表现出头昏、头晕、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
二、血压升高或降低与颈椎疾病发作症状同步。当病人出现颈后部疼痛、头痛或头晕等颈椎病症状时,血压升高;头颈部症状缓解后,血压亦随之下降。
三、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中,在牵引、手法治疗颈椎病时,患者血压可下降20~30mmHg,治疗间歇期血压又会有所升高。
四、高血压与椎体不稳或脱位程度有关,即椎体脱位越大,高血压越严重,但与骨质增生程度不一定完全一致。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骨质增生或前纵韧带骨化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轻了机体异常增生物对于局部神经血管的影响。
五、降压药对高血压多不敏感,而对颈椎病的治疗,血压改善效果显著。随着颈椎病情况的改善,血压趋于稳定。
生活中不良的睡眠体位,不当的工作姿势以及过度的锻炼都可造成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的退行性变一旦压迫或刺激颈部椎动脉及交感神经,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就引起血压异常。所以提醒大家,如果高血压症状对于服用降压药不敏感,甚至伴随颈椎的不良症状而加重,就要考虑是否由颈椎病引起的。
Q:刚才我们说到了如果高血压服用降压药降压效果不佳,要考虑是否有颈性高血压的问题。翟主任,这个颈性高血压该如何确诊呢?它所用到的检查项目都有哪些呢?
翟晓趁:确诊颈椎病,一般情况下我们经过体格检查和问诊加上DR片的检查就能确诊了,但是如果出现血压升高、用药降压不理想的情况,我们是建议大家去做一下颈椎CT、椎动脉彩超等检查,来确诊是否有颈性高血压的存在,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就需要医生结合大家的病史来综合选择。
在颈性高血压的情况下,高血压可以加重和提早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又可以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颈性高血压,这样治疗才会取得正确的疗效。颈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治疗颈椎的病变,如系颈椎病引起,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牵引、理疗、推拿等;如系颈椎脱位、骨折或外伤的,则积极治疗颈椎的外伤、脱位及骨折,外伤治好了,血压也会恢复正常。
Q:也就是说,治疗颈性高血压引起的血压升高问题,首先要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治疗见效了,那么血压升高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和解决,所以这就回到了颈椎病的治疗上,我们知道颈椎病可以分为6种类型,这几种类型治疗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翟晓趁:颈椎病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明确诊断是不是颈椎病,颈椎病是哪种类型,因为颈椎病的分型是很多的。目前常用的颈椎病分型,有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以及混合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上肢的疼痛和麻木,以及颈肩部的疼痛。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常用颈椎牵引治疗,可以配合其他的,比如针灸、推拿,效果是不错的。如果长期治疗不愈,反复发作,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治疗。第二种,脊髓型颈椎病。这种类型的脊椎病是颈椎病里面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通过核磁来观察脊髓受压情况,大多数都得需要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上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出现猝倒,非常危险的一种类型的颈椎病。临床上治疗,可以对症给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针对疼痛可以配合消炎镇痛类药物。大多数保守治疗,这种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是可以消失的。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很难鉴别,临床上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以及头晕、头痛,还会合并交感神经兴奋以及受抑制的症状,比如胸闷、气短、心慌等。临床上治疗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类似,通过非手术治疗都可以使症状消失。还有一种特殊类型就是混合型颈椎病,因为临床上单一一种类型颈椎病很少见,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颈椎病合并发生。混合颈椎病,要根据它的症状特点来决定治疗方案。如果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为主,可以牵引为主,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配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来治疗。
Q:我们都知道骨关节疾病到了冬季容易发作,所以大家不仅要及时的治疗,还应该做好秋冬的养护,那对于颈椎病的冬季养护方面,翟主任有哪些建议呢?
翟晓趁:首先,保暖,这是第一位的,因为寒冷是冬季骨关节疾病高发的首要诱因,这个预防好了,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