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魔都,
这些隐匿的美好一定要告诉你
作者:七姑
外公外婆修过川藏公路的藏三代,民族汉。
曾经的跳槽狂魔,换过5个行业,待过8间公司。
初恋就结婚,老公是师弟。
远嫁上海,有狗有娃。
年开年,无意中邂逅了更多“隐匿”起来的小美好,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也想大声说一句:这城市,好暖。
01熊爪咖啡故事其实要从一家网红咖啡店说起。这家网红店,是位于安福路68号的熊爪咖啡。看起来平平无奇,只有一个奇怪的门面,连招牌都没有。
路过的时候,这里才开始营业,但门口已经排起了小队。
一只温柔的熊爪从门面的“洞口”伸出,正给一个小女孩送上玫瑰。
不久后又有条不紊地递出咖啡,和客人握手击掌。
“小洞“旁边站了一位工作人员引导大家扫码点单,同时维持排队秩序。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家店有3-4名聋哑的咖啡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社会价值。
更暖的是,还免费给残障人士赠送一杯咖啡,甚至表示愿意免费培训想当咖啡师的聋哑朋友。
02慈善超市熊爪咖啡附近还有一家湖南街道慈善超市,不过暂停营业了。
但这个名字勾起了我的好奇,随手搜了一下,上海居然有不少这样的慈善超市。
1便利店
甚至有的就是由小便利店改建的,出售平价甚至低价的日用品、食品、米面粮油产品,为附近的老年居民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有的店里会上架一些对口支援地区的农副产品,支持扶贫;
不定期举办义卖、跳蚤市场等活动;
为残障人士提供岗位以解决他们的就业等等。
比如曹杨新村街道慈善超市就是这样的便利店。
据店员说1月15日左右就要搬家了,现在店里比较乱。
香蕉味的美年达感觉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娃哈哈AD钙奶8.6元一板
这里还为供户外工作者和社区居民提供临时的餐饮、休息服务,我去的那天阳光正好,看到这个角落真是觉得很舒心。
店内便民服务一览:
2善淘网和街道联名的慈善超市
虽然名为慈善超市,不过它其实更接近于一个服装+家居+日用百货店。
比如江宁路街道慈善超市,在玉佛寺附近。
店里的东西不少,而且标价并没有打着慈善的招牌“漫天要价”,甚至可以说非常平价。
比如9元的雨天鞋套,还是比较实用的。
还有很多来自zara的全新衣物,来自于企业捐赠。
这里还接受捐赠,不过因为接待我的是一位聋哑人,都是通过文字沟通,就没细聊。
店员小弟给我的卡片上有捐赠方式和相关门店的详细信息,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收藏一下:
慈善超市里多少都有些农副产品,是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消费扶贫力度的结果。
03消费扶贫直营店除了上面说的慈善超市,上海还有一些大规模的“消费扶贫直营店”。
比如,中山公园兆丰广场1楼就有一家。
进门处云南的产品比较多,不过进去逛逛发现,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都有,从茶叶到咖啡,从核桃到灰枣……冰柜里还有红河的梯田鸭。
一对一帮扶具体到了街道和品牌:
这类店上海各区都有,下面这家是96广场的店。
04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在查找慈善超市时,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
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是年上海市政府便民实事项目之一,延续到年已经第三年,年还升级了其中的家。
冬天里“霸王级”寒潮时,真的替那些在外奔波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担心。
接力站有为他们保存食物的冰箱、帮他们热饭的微波炉、可以借他们留下手机充电的空间……有的接力站还血压计、应急药品等。
重要的是,当门口有了这个标志,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进去借个厕所、接杯热水会被拒接,觉得自己不被接纳。
05菜场书屋最后要说的是“菜场书屋”项目,这是上海市示范项目,由虹口区图书馆委托多阅公益承办的,着重于为菜场经营户和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搭建文化平台,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那边除了需要书籍,还招募一些志愿者,我们还联系到了一家虹口区的“菜场书屋”,给他们捐赠了童书绘本。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