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区建设中央创智区,46个深圳

珠海高新区鸟瞰图

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智能工艺与工业机器人项目、光子血糖仪项目、国家级光学芯片及核心光纤器件产业园……3月30日,高新区举行年重点项目签约动工仪式,个重点项目签约动工,总投资额达亿元。

记者从现场获悉,个项目中,集中签约项目75个,投资额达亿元;动工项目30个,投资额达亿元。这些项目均为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引资的优质项目,涉及深珠协作示范、软件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总部经济、城市更新、民生市政等多个领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高新区将抢抓‘双区驱动’历史机遇,以谋划推进深珠合作示范区为核心,加快建设立足珠海、融入湾区、链接全球的‘中央创智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苏虎在签约动工仪式上表示,高新区将以本次签约动工为新起点,以更大力度更大作为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部分项目简介

航城怡通供应链平台项目

珠海航城怡通供应链项目由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该项目聚焦“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模式运作,通过为企业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及供应链深度运营服务,搭建“航空城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平台”,为航空城集团建筑施工、矿业开采、现代农业、航空物流及高新区内产业进行供应链运营赋能,扶持上下游企业发展、促进地区核心产业升级,为珠海实体企业创造产业价值。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预计3年产值超亿元。

日海智能制造物联网产业项目

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深交所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深圳、上海、西安等主要城市设立了研发中心,形成了5GAI物联网终端、AI物联网大中台、AI边缘计算设备、智能化通信设备、相关综合解决方案及工程服务的业务体系。在多个国家设有销售网点,为电信运营商和消费电子、金融、医疗、能源、交通等行业客户提供安全可信赖的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计划在珠海高新区投资建设日海智能制造物联网产业基地,主要开展智能通讯设备、物联网设备、通讯模组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智慧城市运营等业务。项目计划投资9亿元,达产产值预计超30亿元。

脉搏波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深圳瑞光康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及慢病健康管理等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新一代脉搏波血压计、健康体检一体机、激光医疗器械、互联网+血压管理系统、身份识别集成管理系统等专业医疗设备,是血压计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双管双传感发明专利技术远远高于国家标准,现已获得9个国家及地区发明专利授权。脉搏波血压计准确度已在国内20医院通过临床验证,并先后成为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国家知名医学机构指定血压测量设备。公司拟在珠海高新区投资建设脉搏波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达产产值预计超2.9亿元。

关键词:强链补链

优质项目集中落地

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重点项目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与华为签署智慧视觉创新示范城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到投资额超亿元的个重点项目签约动工,短短两天时间,两个“超大动作”让高新区产业强链补链按下“快进键”,也为高新区打造珠海创新发展新增长极注入了强劲动力。

翻开高新区重点项目签约动工仪式手册,一个个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好项目映入眼帘:既有贝迪功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丽业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制造业项目,又有创耀接入网传输芯片研发及系统应用、脉搏波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等行业领先、前景广阔的高精尖项目。

如此众多的优质项目集中亮相,彰显出高新区对优质产业项目的强大吸引力。近年来,高新区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综合排名稳步提升。年“一区多园”营业收入突破亿元,综合评价在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19位,唐家湾主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6.7%,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胜利”。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家,有13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已落户4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7万余人,大量的人才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也成为吸引各大项目落户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高新区已形成以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智慧产业等高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年,高新区将紧密围绕省、市重点部署,围绕全区产业发展所长,稳步有序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和民生工程的落地和启动。此次签约动工的个项目涉及软件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城市更新等多个领域,将为高新区重要产业发展补足动力。

苏虎表示,高新区将以本次签约动工为新起点,以更大力度更大作为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一是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走快一步。围绕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招商,不断拓展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全面优化人才“引育留用”政策,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倍增效应”。二是在创新产业、项目提质上走快一步。发挥好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在惠企便民、优化环境上走快一步。落实好促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和科技创新等相关扶持政策,全方位营造人才友好型、青年友好型、环境友好型、文化包容型发展环境,让企业在高新区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

关键词:深珠合作

深珠产业“深度握手”

46个深圳项目已落地高新

3月29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公布,明确提出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

地处深珠合作最前沿地带,珠海高新区在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上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分院)院长陈一立认为,深珠两地分别地处珠江口东西两岸,珠海高新区唐家湾主园区距深中通道落脚点仅20公里,规划建设的深珠伶仃洋公铁两用通道,将深圳南山区与珠海高新区两个国家级高新区跨海相连,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

目前,高新区正以金星湾“一水两岸”为核心区,通过国际视野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型生态型智慧型“两化三型”深珠合作示范区。在联手深圳打造产业生态圈方面,高新区已初步形成“资源互补+合作共赢”“深圳总部(窗口)+深珠合作研发、生产”的发展模式,积极做好和深圳产业对接、支持科技成果到珠海转移转化工作。

记者梳理发现,本次签约共有航城怡通供应链平台、日海智能通信设备产业、立德电控半导体产业项目等17个深珠协作示范类项目,总投资达79.22亿元。而在此之前,高新区已落地深圳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达62亿元。一连串数字背后,是高新区作为珠海科技创新主引擎,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动落实深珠合作示范区,联手深圳打造产业生态圈的生动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重点项目签约动工仪式的前一天,智慧视觉产业珠海城市峰会暨华为机器视觉新品发布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高新区与华为正式签署智慧视觉创新示范城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深珠合作示范的重点项目、“中央创智区”双链融合创新驱动的示范性项目,高新区与华为将利用彼此的产业优势,建设华为安联锐视智慧视觉联合研发制造基地、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智慧视觉产业联盟、打造7个智慧视觉示范工程,持续深化产业链合作创新。

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区将继续畅通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中的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对接、产业链接、空间衔接机制,全力打造国家级高新区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同时,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教育资源、科创条件、创新生态,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央创智区(CID)。

知多D

中央创智区(CID)

“中央创智区(CID)”在凸显科技智慧对城市更新贡献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突出创新驱动、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产城融合作用。“创”体现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智”体现在“智慧、智能、智力”的集聚融合。

来源:珠海特区报

审读:谭录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jg/89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