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测量血压,对诊断高血压及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量血压这个看似简单的小操作,其实藏着很多门道。现就患者朋友们关于量血压的常见问题做一解答。
量血压前需要做什么?
其实量血压的准备工作,提前半小时就应该开始了:量血压前的半小时内不能吸烟、喝咖啡或茶等。在正式量血压前,还要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排空大小便,坐在有靠背的座位上,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别说话。
电子血压计准不准?
推荐您首选臂式电子血压计,不要从手腕或者手指测量的,也不推荐水银血压计。只要是经国际标准方案认证合格、每年进行1次校准,就不必担心它测不准。
袖带的选择也有讲究。首先大小要适合,袖带的气囊要至少覆盖上臂周径的80%,如果上臂特别粗,就要换用大型号的袖带。其次是袖带的位置,上臂袖带的中心应与心脏(乳头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cm(约两横指),可插入1-2个手指就是松紧合适的。
量左边还是右边?
首次量血压应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20mmHg,或者任何一侧血压超过/85mmHg,医院找心内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血压每天都需要量吗?
初始治疗阶段、血压不稳定者或是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计算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只测1天血压;长期药物治疗患者,建议监测服用前的血压状态,以评估药物疗效。
每次量血压常规要量两遍,记录两遍读数的平均值,两次测量之间应间隔1-2分钟。若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测量第3遍,记录读数最接近的两次的平均值。此外,还要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和心率。目前有很多记录血压的手机APP可供选择,有助于血压的长期管理。
老年人有什么特别注意事项吗?
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等特点,要特别注意临睡前、清晨时间段和服药前的血压监测。应每年进行双上肢及四肢血压和不同体位(立、卧位)血压测量。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测量。
家庭自测血压适合每个人吗?
不是!我曾经管理过一个高血压患者,每隔5分钟就要测一次血压,精神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状态,这样怎么能控制好血压呢?因此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不建议在家自测血压。说到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放松,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才是防治高血压的根本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