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塔州马上就要满2个月了,我细心地保存了我们每一次购物的小票。为了让我这种行为有意义,我决定计算一下每个月我们最基本的支出到底要花费多少。粗算了一下,竟然高达人民币。其实随便走在超市或是市集上,就能感受出塔州生活成本不低。
朋友安慰说,我很快就会适应看澳洲的价格,不再换算。但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习惯。但凡看到价签,就会在心里默默乘以5,恍惚间经常能听到心在滴血的声音。这篇只说最基本的吃住行通讯费,之于买家具电器、生活用品、添置新衣、娱乐、旅行等等,留到下回分解吧,不然看到总价时,我怕我的血压撑不住。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里上学不花钱~~
住
澳币/月
语言适应、饮食差异、给孩子找学校……没来之前,我设想了一系列麻烦事儿,但从没想到“住”会是遇到的第一个困扰。还在北京的时候,塔州的朋友就帮我们找到了一个月的短租房:华人区的一个大开间,使用面积大约25平方米,每周租金澳币(澳洲是按周缴房费),一个月A$,折合人民币元。我当时还想着短租一个月是不是有点长,应该很快可以找到带花园、带车库8室6卫的大House。
结果事实证明,还是小看了霍巴特的热门程度。我们几乎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才找到合适的房子,最忙的时候一天要看四五套房子。“为什么塔州的租房价格比墨尔本还贵?!”这也是我们在最初租房时,听到最多的感叹。
想住在塔斯马尼亚大学所在的SandyBay?NoWay!毕竟我们的SandyBay,现在都被戏称为SandyBeijing了。我的朋友8年前来塔大读书,那时在SandyBay附近每周澳币就能租个不错的独立公寓,现在澳币只能租公寓里的一小间啊,说不定还是地下室。
现在塔斯马尼亚大学50%都是中国留学生,加之移民政策的倾斜,许多在悉尼、墨尔本移民无望的人都来到了政策相对宽松的塔州,另外,这里排名靠前的公立、私立小学和中学最集中,租房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当悉尼的楼市都沦陷时,却没有什么能阻挡霍巴特房价的攀升速度,年霍巴特至少有10个房产的售价超过了万澳币。
而我们想在SandyBay租一个带独立花园的House,每周预算至少要A$以上。我们也在这里看过带家具的townhouse(2室1厅1卫),每周A$,租期只有半年。根据澳洲法律规定,房东是可以在租约到期后没有任何理由就涨房租的!
市中心South/West/NorthHobart的情况也没有好多少,普通2室的公寓大多要每周澳币起。我们最后选择了SouthHobart的一个House,一周A$,一个月A$,折合人民币约元。这还很多人说租得值(买家具也是一堆故事,有机会再细聊)。
吃
澳币/月
塔州大型综合超市主要有Coles和Woolworths,这里的奶制品、肉类都比国内便宜许多,像一桶3升的牛奶3.3澳币,不仅价格全澳最低,品质也更佳。当地留学生都戏称,拿牛奶当水喝,毕竟这里的水价不便宜。至于蔬菜价格,和北京、上海超市卖的净菜差不多。
塔州是苹果州,这里的苹果超级好吃,我们吃到的红富士几乎都是冰糖心儿的,超市卖1公斤A$4.5,小贩卖A$2.5。塔州的水土有点像新疆,苹果、葡萄、梨都非常甜。
△当地人喜欢吃绿色的那种,酸得倒牙。
但西瓜除外,这边西瓜绝对算奢侈品,也几乎见不到太多种类的水果,常在北京吃的芒果、荔枝、山竹这些从来没见过。牛油果倒是不少,但一直想不通它那个味道是怎么混进水果里的。
肉的品质也很不错,牛排一般1公斤A$15到A$30出头,海鲜价格和北京差不多。因为这边屠宰都是电击,不放血,肉的味道是有些腥的,可以到亚洲超市买原味猪肉~~
要说什么最贵,葱姜蒜的价格可能会吓到初来澳洲的人。这三样每公斤差不多要块人民币,辣椒更夸张,要卖块。我以前写过,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当天吃的是火锅,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老北京涮锅所需要的佐料一样也不少。但是大家都开玩笑说,这顿主要吃香菜。因为香菜的价格也和葱姜蒜差不多,很多学生族平时都不舍得买。
在塔州下馆子是种什么感觉呢?我的一个朋友形容得很恰当,在霍巴特吃中餐就像在用泵抽她的血。在墨尔本,10澳元就能买到一个不错的套餐,在霍巴特则要翻倍。
中国馆子更是餐厅中的爱马仕。最近本岛一家著名中餐厅把分店开到了霍巴特,菜品价格也比本岛要贵,大家看看菜单就可以了。※请自行??5
这是另外一家烤串店的价目表,看后我将和撸串说再见。
这是一家三口一个月最基本的食物清单,如果非要每顿吃香菜,那可不是这个价儿~~
主食奶菜
1.面包A$3*4
2.方便面A$6*2
3.卷饼A$2*4
4.大米5公斤A$10
5.牛奶A$3.3*6
6.蔬菜A$20/月
水果
1.苹果A$15
2.香蕉A$10刀
3.葡萄A$15刀
4.梨A$10刀
肉
1.牛肉(肉肠A$15、肉馅A$10、牛排A$50)
2.培根A$10
3.火腿A$8
零食
1.奶酪A$15
2.饼干、巧克力、干果零食A$25
行
澳币/月
澳洲地广人稀,汽车是必需品,尤其在塔州,上班族每天自驾车出行比例达到70%,没有车几乎寸步难行。二手车在澳洲极受欢迎,大家普遍接受买一辆二手车代步,不会为了面子去买豪华车(土豪例外)。老司机一般在网上选车,没把握的可以到靠谱的二手车经销商那里挑车,价格稍贵但有质保。我们在二手车商那里买了一辆年的本田CR—V,公里数7.6万,售价2.3万澳币。加了0刀,车商给了3年不限公里数的质保。
国内的朋友说这个价格并不便宜,是的,澳洲汽车价格不像美国那么便宜,因为本土只有一个品牌Holden(其实是雪佛兰的澳洲版,车型都一样),其他都靠进口,我看到路上跑着不少中国产的长城皮卡和越野车,以及上汽LDV越野车、商务车。但是,跟中国不同,这里没有强制报废一说,所以你可以用0多澳币买一辆10多万公里的丰田凯美瑞,或者上世纪90年代的老车,代步绝对没问题。我在街上看到过各式各样的老车,保养得当开得很溜,相差近20年的同一款车并排跑在路上,也是别样的风景。
澳洲没有交强险,车辆注册rego(每半年或一年注册一次,不开车上路不用注册)时必须上一个道路险,一旦发生有人伤亡的车祸,就会用到这个险。所以,很多澳洲司机并不再单独买车险,当然他们开车都比较规矩,路上礼让的多,发生车祸的概率很小,来了两个月我还没在路上看到过车祸。不像在北京,一个早高峰能看到4、5起剐蹭、追尾。
具体到开车出行的费用,我们现在的支出是:每月加油两次,每次约A$70,保险每月A$58,rego(车辆注册费+道路险)平均每月A$55。
※每月通讯费开销也不小,我的手机费A$30/月,小冯同学是手机+通讯费每月A$89/月,家里网费A$90。
吃住行通讯/月≈A$≈¥
还有更大花费的分割线
每月的开销中,还有一项重要支出就是“水电气”的费用,因为水电气账单是每季度结算,所以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第一期的账单。
水电气的费用中,电的成绩最为亮眼!塔州旅游的宣传语是“世界的尽头”,“尽头”最大的特点就是冬天又冷又长。塔州的天然气不发达,生活能源主要靠电。冬天不开电暖气,就只能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但开了,你的血压就会跟着电费蹭蹭蹭上涨。
不开电暖气,烧壁炉呢?Bunnings一袋20公斤的柴火卖15.99澳币,大概只够烧3个晚上。
据统计,塔州人均每年电费要花掉澳元,占可支配收入的8.5%,而澳洲全国平均水平是每人每年美元,占可支配收入的4.9%。
写到这儿,我默默关上了电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