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听说这样的故事:
谁谁谁的老爸,昨天还好好的,突然早上脑溢血过世了……
作为脑溢血的主要原因,以往提到高血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年人,每每社区免费检测血压现场也是爷爷奶奶扎堆测量询问。但其实,高血压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
据统计,目前中国高血压人数已高达2.9亿,但知晓率只有51.6%,平均一半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而这些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里,治疗率还不到一半,是45.8%;控制率更是仅仅16.8%......这其中,2、30岁的年轻人,大有人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人生不可能没有压力,但压力过大,可能会让身体吃不消。现代医学发现,人类有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力状态相关。繁重的学业,琐碎的家事,忙碌的工作…..让心情日常崩溃的当代年轻人有时候并没得选择,不知不觉就在血压不稳的边缘天天试探。
人如果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或高度精神紧张的状态,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引起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就造成血液流动时阻力加大,而阻力加大,就会引起血压蹭蹭地往上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所以等许多人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时,已经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而血压长期升高,还会让心脏工作负担过重,损伤血管,诱发血栓生成。
精神压力会诱发高血压,同样,高血压患者又常常合并焦虑障碍,所以血压升高可能是抑郁或焦虑情绪的躯体化表现,尤其是疫情时代,更容易诱发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出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纪轻轻,不想体验得了高血压是啥体验?预防“病由心生”,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以及放松的情绪状态对于血压的稳定调节至关重要。
心情舒畅
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避免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如果工作和生活中出现明显的「应激性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失业、失恋等,需要学会发泄、调整和适应。
情绪上有困扰,不要羞于向周围朋友或亲属寻求帮助,他们的倾听、关心、理解、尊重,会有用。
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试方法,有困难主动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减轻精神压力的科学方法。
睡眠充足
睡眠差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大多数无昼夜节律,夜间血压不低于白天,夜间血压高使全身得不到充分休息,靶器官易受损。而高血压患者失眠后,次日血压必定升高。
睡眠是最好的养生,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降压。除了早睡不熬夜之外,睡眠差者应找医生帮助调理,提高睡眠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血压病的防治首要控制血压平稳。早平稳早获益,长期平稳长期获益。除了调节心理状态和保障睡眠外,还要注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这样做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平稳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合理膳食
①减少钠盐摄入
高血压饮食疗法最主要的关键点是减盐。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6克的推荐。
②限制总热量,尤其是控制油脂类型和摄入量
减少动物食品和动物油摄入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主要来源是含人造奶食品油适量选用橄榄油。
高血压患者进食烹调油的四点注意:
?选择安全的有,即卫生学指标,工艺及质控标准严格满足国家标准。
?选择脂肪酸数量及构成比合理的油脂,如橄榄油、茶油。
?每日烹调油用量小于25g(半两,相当于2.5汤匙)。
?控制烹调温度,油温不宜过高。
③营养均衡
适量补充蛋白质;适量增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主张高血压患者每天吃8两~1斤左右新鲜蔬菜、1~2个水果。对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可选择低糖型或中等含糖的水果,包括苹果、猕猴桃、草莓、梨、柚子等,每日进食克左右,作加餐食用。
增加钙的摄入,低钙饮食易导致血压升高。钙摄入量与年龄相关性收缩压升高幅度呈负相关,简单安全有效的补钙方法是选择适宜的高钙食物,特别是保证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每日~毫升脱脂或低脂牛奶。对乳糖不耐受者,可试用酸牛奶或去乳糖奶粉。部分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补充钙制剂。
④高血压患者的食物选择
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低糖;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
推荐的食物:
?富含钾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土豆、蘑菇等食用植物油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燕麦、薯类、杂粮、粗粮等
?富含优质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无脂奶粉、鸡蛋青、鱼类、去皮禽类、瘦肉、豆制品等。鱼类蛋白是优质蛋白,鱼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应多吃鱼类。
控制体重
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在体重控制上应有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