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面镜子,
可以照出世间百态,
是尝尽百味还是忠于一味?
可以照出成长几何,
是原地踏步还是脱胎换骨?
11月18日,在亚布力论坛开幕式上,在刺眼的聚光灯下,
一个倔强又落寞的身影出现了。
他说:我很郁闷。
本来已经打着瞌睡的记者们,
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好像终于有点“料”了。
看着台下,一双双炙热的目光,
他继续说:
干了十年,为什么大家觉得小米还是中低端?
一下子,记者们似乎又泄气了...
还是不如和董明珠对赌10亿有话题点啊...
不过,也可以吧,
毕竟,他情绪不对了,
这个点可以抓一抓!
雷军在亚布力论坛上的一番话,确实引起了不少的讨论。
他的言外之意,放到现在就是:
我重返国内第三了,我在国外市场份额第一,我都有高端手机好几年了。
我做了这么多,你还说我和从前一样“LOW”?
既然你诚心发问,那我如实回答:
Totally如从前。
哦,不,
产品线多了不少,代言人多了不少,
所以,是大概如从前。
说来,小米成长之路也是坎坷。
抱着“誓做好产品”的使命,
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浴血奋战。
勤恳十年,终得一席。
可是,即使身在全球前三的高位,
小米仍是四面楚歌:
中低端市场,被OPPO、vivo围剿,
高端市场被华为强压一头,更不论来自三星和苹果的威胁。
一时风光背后,也有许多心酸。
但还能怪谁呢?
以为自己很努力了,但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没有守住中低端市场,成为唯一选择。
也不算冲进高端市场,只沦为“比上不足”的参照物。
小米的“罪过”,可是真多!
如果你问个人,性价比是啥意思?
有80个人会告诉你:价格便宜,产品还行。
(另外20个呢?可能会说你问错人了,我只买贵的)
小米就是这么“标榜”自己的!
年,小米发布第一代手机时,可是明面上就打出了“便宜”的标签。
雷军也放言“小米只要5%的利润率”,
元的价格,收获了市场的追捧,和一群“为发烧而生”的米粉。
后来小米也觉得自己在定价的宣传上太“露骨”,
于是,它说:感动人心,价格厚道。
就是在小米10的发布会上,
当这款高端上档次的手机落在定价上,
雷军还是大谈特谈了“价格厚道”。
你看,
“性价比高”、“便宜”的标签,
不只在大众心里,也在小米心里,
深深扎根了...
即使想要忘记,重塑认知,但总有人会再提起。
所以,与其怪大众对小米“中低端”的“刻板印象”,
不如想想,
一直在标榜“性价比”的是谁?
想要高端、又舍弃不掉低价的又是谁呢?
摇摆不定,最终只会误了自己的努力啊!
每次看到小米的新品出来,
总觉得它把自己当成了杂货铺。
手机、耳机、移动电源倒没什么稀奇,
路由器、电脑、电视、电子称、血压计、空气净化器、空调、冰箱、洗衣机……
丰富的可真是让人惊奇!
对小米知之不深的人们看到,
怕是真搞不清小米到底是做啥子的。
手机电脑,苹果、华为不好吗?
空调冰箱,格力、卡萨帝不行吗?
洗衣机,海尔、西门子不够吗?
人人都说最大的敌人应当是自己,
现在的小米怎么有种要与“全世界品牌为敌”的感觉呢?
可,若没有张无忌的独门神功,
又如何能单挑六大门派呢?
小米的消费者是谁?
在中国之外,
小米最主要的市场是在印度。
没错,这款手机,
也为印度阿三哥的发烧而生。
提到印度你会想到什么?
人多、low、脏、贫困国家……
这是大多数人对印度的认知。
而作为印度市场top1的手机品牌,
小米就像是掉进了一个坑里,
再怎么爬,满身的low气也洗不掉了。
这款手机,
卖给了阿三哥,
你觉得美国的阿汤哥会用吗?
当然你没法分辨是低端市场,滋生了低端产品。
还是低端产品,刺激了低端市场需求。
但可以肯定的是,
低端,是共同认知的结果。
所以,在印度市场靠低端赚钱的小米,
却又想着走高端线路博取更多利润。
这不就如雪姨所说: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了自家人。
脸,也是真疼!
对90后来说,
小米手机收藏了青葱的大学时光,
也见证了初入职场的青涩。
直至现今,小米手机仍受学生群体的喜爱。
当然,这种喜爱更多是基于小米的“性价比”。
人群画像,会影响着品牌形象,
看看周边,再普通的中产阶级,
也不会去用学生喜欢的手机。
谁要和一群学生一般“见识”呢?
你看,
阶层,在人群中存在,
在手机中也同样存在。
人无完人,物无完物。
以“性价比”出圈的小米手机,
也常常被消费者们“声讨”。
人人都是贪心的,
你价格低廉最好,但你质量不能不好!
这也是对小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米呢,确实也在不断提升自己,
但槽点仍是不断。
用过小米手机的人,
吐槽最多的大概就是,
小米将自己广泛传播的slogan变成了现实!
小米手机确实常常“发烧”,
甚至烫手,
但仍然不舍得扔掉,
毕竟还换不起新手机呢!
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