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准确的血压计是治疗高血压不可缺少的工具。没有它,高血压就无法得到控制,就会发生可怕的并发症。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没见过血压计的人少之又少,但是不会正确使用血压计的人,包括医生在内,太多太多,所以,很多人都测不准血压。
在美国当医生,首先要获得一个血压测量考试合格证书,而我国不需要,很多医生在工作中又不需要测量血压,所以,有些医生在测量血压方面的知识甚至还不如一个每天测量血压的高血压患者,有些医生竟然不懂什么是听诊法?什么是柯氏音?能正确说出血压柯氏音有几相的医生,不到10%,能正确分辨各相血压柯氏音的医生,不到1%。
在这样的一种医疗体制下,医生不能正确指导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不会正确使用血压计,总是测不准血压,纷纷导致高血压失控,无法避免各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要想会正确使用血压计,就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
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人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血压计
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准确,但操作复杂,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会使用水银血压计,所以,水银血压计只适合经过专业培训的人使用。
电子血压计操作方便,但示波法原理有缺陷,不适合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使用,所以,电子血压计只适合健康人士使用。
其次,要了解血压计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使用
由于血压具有极易变动的特性,测量血压最好在比较安静的家庭环境中进行。
如:很多人在医疗机构一看到医护人员穿的“白大褂”,血压就在不知不觉中升高了,这在医学上叫“白衣效应”。
这时候所测血压,即使测得再怎么“准确”,这个“准确的血压值”也不是被测者平时真实的血压值,是波动后的血压,所以,也是不准确的。
第三,要了解血压为什么要测三次?取平均值
因为在连续测量血压时,很多人第一次所测量的血压值,往往与第二次所测的血压值会不一样,高血压病情越严重,相差数值往往会越大,而第二次与第三次测量的血压值之差,一般会比第一次与第二次测量的血压差值小。但是,如果继续连续测量血压,很多人会越测越乱,越测越不知道自己的血压到底是多少了,这都是因为血压极易变动的特性所造成的。
所以,医学规定,测量血压时,应当连续测量三次,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单次取值往往是不准确的。
值得一提的是,测完三次后,如果还想继续测量血压,至少应该等待半个小时后再测。
最后,要了解选购血压计,首要的是测量原理而不是品牌大小
我们很多人知道,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准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准确的原因是听诊法原理,而不是水银。
听诊法测量血压准确,听诊法是医学唯一认可的血压测量方法(原理),也是血压测量的金标准。
要想准确测量血压,就要用听诊法血压计,或自动听诊法血压计。
很多人知道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不准确,但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会不准确,有些人还误以为测量误差可以用加减某一个常数去纠正,这都是不会正确使用血压计的一种表现。
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用震荡波推算血压,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数学算法获得最终血压值,不像听诊法测量血压是听血压柯氏音的第一声和最后一声(或转折音)。
其实,人体血压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换算关系算,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存在着传导失真现象,不但每个人之间具有巨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传导失真率都不一样,每次所测的血压误差大小就会不一样,所以,电子血压计不适合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使用,因为这些人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不准确。
电子血压计诞生时,管理部门发现其示波法原理有缺陷,限制电子血压计在临床诊断使用。
专家们早就对电子血压计有定论,在百度上搜“俞梦孙与电子血压计”,就能看到大量关于电子血压计不准确的报道。
所以,电子血压计诞生都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操作又那么方便,可是,全世界所有的医疗机构长期只使用听诊法血压计,不使用电子血压计,就是这个原因。
最近几年,医院用电子血压计做筛查,也有少数医疗机构违规使用电子血压计,那都不属于合法的临床使用范围。
所以,选购血压计,一定要找听诊法测量原理的血压计,如果高血压患者或老年人购买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再大的品牌也不准确。
要想正确使用血压计,测准血压,首先就要掌握上述几点,至于单个血压计的使用,只要按着说明书进行操作就可以了。否则,不可能测准血压。
如果血压测不准,那么,高血压就不可能得到控制,高血压就必然会发生危害严重的并发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