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干村医朋友圈里都传疯了

“千万别干村医”这句话,小编经常在后台留言中看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概呢,有网友整理出以下原因!

01

身份

为国家服务,却没有编制。当下推行的镇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进程中,村卫生室要接受上级卫生机构对其业务的管理和考核,但村医身份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农民,以至于村医的待遇及养老问题无法解决。

而这两样状况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就会导致村医转行,后继无人等问题,大部分村医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女继续从事乡村医生工作。

02

养老

我身边有一位老村医,做村医30余年,现在老了,没有行医能力了,自己和老伴又都有病,就连自己的医药费都成问题!

虽然个别地区已经努力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但是一个月几百元很难解决老村医生活问题。

03

与卫生院的关系

卫生室和卫生院本应是指导的关系,但现在成了上下级的关系。卫生院权力过于集中,即是利益分配者,也是利益获得者。

04

村医流动性差

村医常年为本村或附近村社百姓服务,几乎没有流动的可能。

05

村医权力和义务不对等

目前村医权利主要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补助、基药补助、村卫生室建设补助等;对应的村医义务主要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但是实行基药制度后村医收入明显减少;基公服务任务多,项目繁杂,花去村医绝大部分时间。

06

村医医疗风险极大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主要承担方是村医,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赔款,高额的赔款即使村医倾家荡产也难以承受。国家是否可以出台“医疗事故责任险”来降低村医的损失,村卫生室法人代表不明确。

有的地区村卫生室的法人是当地村主任,虽是法人却不承担法人的义务与职责,形同虚设!

07

村医渴望学习,但培训机会少

多数流于形式,临床实用技术少,对村医诊疗帮助不大,导致村医不愿意参加培训。缺少奖励机制,学不学一个样,有没有证也一个样!

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与乡村医生资格一样,以及繁重的工作导致村医没有时间系统学习,因而大部分村医不愿意考取执业医师资格!

08

基药种类少

药品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药品价格异常变动导致村医用药过于局限。

09

设备单一

基本上还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设备的简单往往导致误诊!

10

工作强度大

24小时待岗,公共卫生压力大!没有休息日,精神高度紧张,深怕出一点点差错!

村医一人要负责书写处方,门诊日志,门诊病历,消毒毁型记录,紫外性等消毒记录,药品记录等等多项纪录,还要负责本村的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宣教,各种疾病管理等等。

11

政策不统一

国家没有统一的村医身份、养老、待遇等政策,一般指导意见到了地方,地方政府根据本省实际再制定政策,造成不同地方出台不同村医政策。

12

补助款发放延迟甚至克扣

补助款被截留,克扣等等现象,根本原因是监管单位与拨款单位是同一个机构,正常应该卫生行政部门只负责监管,村医的补助应该直接拨到乡村医生个人银行账户上,不通过卫生管理部门!

公卫考核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大多数村医对考核结果有意见和质疑;并且考核后资金补助发给村医一般要延迟,还有部分存在克扣现象;考核后结余资金去向不明,村医只能干瞪眼。

13

健康档案真实性差

健康档案是一项惠及百姓的工作,但是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却不容乐观,首先健康档案为村医指定的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导致做假档案,其次,建立健康档案的补助款太少。

完成一份纸质档案大概需要包括体检,问诊,基本情况填写等余项内容,而又要把这余项内容录入电脑,真实的完成这些内容的大概每个人需要1小时左右,不做其他工作的情况下每天只能做8人,按照一个人的行政村计算大概需要8个月才能完成,而工作了大半年的话每份健康档案的补助少之又少,1—3元不等。

14

村医收入减少

零差价、卫生院恶性竞争至使病源减少、不合理收费(新农合管理系统软件费用,健康档案软件管理费用,包括电脑都需要村医自己支付!

有的村医反应当地上级管理部门还摊派下来一些药品,报纸,手机等等。村卫生室的日常开销:取暖费,电话费,电费等等。恶性摊派罚款!

来源:百度贴吧

发布者:昭阳腊梅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

就到文章底部点个鼓励下红妹吧

?投稿邮箱:hxbjb

jcys.







































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zl/51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