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领毕业证,下午领住院证这个小伙的病

贵阳一名年仅23岁的小伙子突发心肌梗塞

早上才领了毕业证

没想到下午就住院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发生呢?

小伙子到医院就诊后,医生才发现,这个年纪轻轻就患病的小伙子每天都宅在宿舍里打游戏。为了节省打游戏的时间,他不是吃泡面,就是让室友给他带一些快餐。睡眠的时间也很少,长此以往,他的身体终于亮起了红灯。

医生告诉我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加上经常久坐不动,是导致血长“斑”的重要原因!

如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每年都有超过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那么,如何才能预防高血压呢?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该注意些什么呢?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带来的并发症

高血压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脏并发症、脑卒中、高血压性肾损害、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等。

如何判断高血压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是90/60-/89,理想血压小于/80,达到或超过/90为高血压,/85为高正常血压或临界高血压。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小于即为正常血压。

血压如何测量

市面上出现的血压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台式血压计(需在他人帮助下操作)。

而另一种是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又分手腕式和手臂式。手腕式血压计便携,但数据容易有所出入。

手臂式的血压计较为准确,且这种血压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建议患有高血压的人士可在家中自备血压计,便于随时掌控血压的动态变化。

我国高血压的特点

人群高血压犯病率逐年增长

每10位成人中2位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2.66亿

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

如何降低高血压?

1.按时服药

按照医嘱的要求,坚持按时服药。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低脂少盐

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及时复诊

医院复诊,身体是自己的,切不可随意而为。

4.保持良好心态

性格急躁也易引起血压升高

要保持一颗良好、平缓的心

关于降压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好药留着关键时刻用

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用好药。

误区二: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三: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

误区四: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这种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容易引发心梗、脑梗等。

误区五:血压越低越好

血压不是越低越好,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收缩压最好维持在-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

误区六: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误区七: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除非新品种上市,而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考虑换药。

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但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

误区九:降压药伤肾

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沙坦类,普利类,地平类降压药通过降压有保肾的作用,尤其是前两类药物更是慢性肾脏病的首选用药。

误区十: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等。但这些保健品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即使它们没有危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高血压的治疗。

专家有话说

防治高血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按时服药以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一颗平和的心,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医院做健康检查,远离高血压!

来源:百姓







































白瘢风的治疗方法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zl/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