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重要的健康指标,也是我们人体四大生命体征之一(血压、体温、心律、呼吸),血压的测量是必须的检查项目。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自测血压更是经常要做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测量血压的常见问题。
自测血压的常见问题1人工测?电子测?目前主要有台式水银血压计和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两大类,对于患者在家中监测血压,推荐电子血压计。
主要是台式水银血压计中的水银对人体和环境有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使用是应特别小心水银泄漏的问题,应该至少每半年进行清洗和校准;
经过国际标准验证的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可以自动提供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测量时间,操作简单,减少因为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
认证标准有:英国高血压协会(BHS)、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AAMI)。
自动电子血压计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能够储存数据供以后分析使用。
关于准确性,目前研究也未发现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差于台式水银血压计。所以推荐高血压患者,在家中监测血压时,使用电子血压计。
早上测?晚上测?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高血压患者,都应该明白一个常识——即便排除了生活方式和服药的干扰,人一天之中的血压本身也是有昼夜起伏的。最典型的是「双峰一谷」——白天时血压处于高位,到晚上8点左右逐渐下降,在凌晨~3点达到低谷,而在起床后又开始急速上升,在上午8~9点达到一天内的最高峰,称为「晨峰」。而每个人的上述时间点并不一致,少数人甚至完全相反——在睡眠时血压高于白天。因此,只测一次的话,可能刚好没捕捉到这个人血压超标的时刻,就漏诊了高血压。
血压的昼夜节律
因此,特给出一些建议:
前往就诊前,至少连续测量5-7天,每天起床后(饭前)、睡觉前各一次。
刚开始高血压治疗,或者刚调整过用药物剂量者,也应每日起床后(饭前)、睡觉前各测一次,直到至少连续1周血压都能稳定达标后,再减少频率。
血压控制得很好的患者,每周测1~次,时间选在自己每日血压较高的时候,通常是晨起时。
够不上高血压诊断标准,但是血压偏高的(例如大于/80mmHg但未到/90mmHg,具体以专科医生现场结论为准),应每月一次测量昼夜血压,并且改善生活方式。
3如何理解自测血压的结果?在家监测血压,结果标准跟通常高血压的诊断标准(/90mmHg)是不一样的,一般认为家庭自测血压高于/85mmHg即达到诊断标准。但一次测量并不够标准,而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高龄的患者,情况又有不同,因此,正确的做法,还是如实记录,并咨询专科医生。此外,在家使用电子血压计监测血压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初诊提供更多信息,以及配合长期治疗。初诊患者有条件的最好还要进行一次「动态血压监测」,即随身佩戴专用仪器,连续监测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样能把握自身血压的变化规律,更好的制定方案。
4哪些情况可能导致血压不准?在医院量血压时,医院嘈杂的环境,曾经的就医经历以及对自身健康的不确定性等,都会给患者造成压力,医院测量结果有所偏差,医学上称为白大衣高血压。
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人的活动都会影响到血压,也可能存在前后数据不同的情况。
血压计上的袖带偏大或者偏小,袖带戴的位置偏高或偏低等对血压测量结果均有影响,都可能造成血压数值不准。大家可以适当调节袖带,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另外,在测量前运动、喝咖啡、抽烟、饮酒等,也可能影响血压。
5自测血压取什么姿势最好?第一,测血压前,需保持15分钟安静状态;测量时不要说话,不要移动手臂或身体。
第二,测量右手血压,左右手肱动脉测量血压时,因为右肱动脉为主动脉第一分支,左肱动脉为第三分支,消耗能量较右手多,故血压偏低,右手才能更接近主动脉侧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临床中目前普遍以右手血压为主。
第二,正确测量姿势应是坐姿,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上臂自然下垂,肘和前臂自然搭在桌子上,手心向上(腕式测量要求参见说明书),身体放松。
第三,连续测量同一人时,应松开袖带,使手臂休息3分钟。
第四,每天在固定时间、以相同姿势测量血压。
第五,测量血压最常用的部位是上肢肱动脉。测量时手掌朝上,上卷衣袖露出上臂(衣袖要宽松)并将袖带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不能缠于肘关节部,)袖带的下缘距肘窝约厘米,且松紧适度。如果袖带缠得过紧,测得的血压偏低,而过松则偏高。如在左手臂测量,应把袖带的标记布置于手臂的内侧,空气管正对着手掌的中指;在右手臂测量时把袖带标记布置于手臂内侧,而空气管置于肘下侧。
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都来学学自测血压吧,也不要忘了,要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哦。
欢迎使用小云健康心血管功能检测设备,检测你的心血管健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更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