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专家交流纪要

Q:请专家介绍一下和传统药品(例如OTC药品)搭建相比,处方药搭建的难点和区别?

A:处方药线上销售系统搭医院牌照。国家对于互联网牌照有明确的法规,包括对于线上问诊、审方、医生资质的核查都有明确的落地标准。处方药和一般的商品销售不一样是的,医生必须核准处方才可销售。目前国家已经开放首诊,但是互联网场景中更多的还是复诊。

目前的处方药销售分两块:B2C医院。B2B还是主要的。B2B就是去天猫买东西。但是去天猫买处方药也会要求进行复诊开放,目的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天猫、京东大概占80%左右,其他总共20%。线上的主流程是从药到医:你先知道买什么,然后去找医生给你做一些规避风险的事情,然后进行购买;线下的主流程是从医到药:去医院问医生说我哪里不舒服,然后医生给你开药。B2C因为比较适用原来的电商产品,它先发展起来,渗透率在整个处方药里面大概2%左右。

从医到药目前是天猫京东,但是目前规模都不大,还有其他创业公司。难点

(1)是医生接入的问题,因为医生本来就比较忙,他要接入线上的接诊开方,是需要很大的成本的。医生需要接入的理由,如何确定收入,而且收入还得合规。

(2)线上只能解决复诊开方的问题,其实就是慢性病,由于线上检查报告的传输,没有线下问诊,有些指标做不了。

两年之后天猫是-亿,整个市场不到亿。

Q:目前处方药接入医保支付的现状?

医保分两块:统筹跟自费。

统筹跟个人账户区别。个人账户:在天猫和京东输入某28种疾病的药,系统会弹出“你可以用医保”。这个是你的医保卡里面的钱。目前广州、佛山开始了,天津还在谈。目前线上B2C的那部分个人账户的情况,是没有法规障碍,主是要一家一家接。

统筹部分:事实上真正大部分是统筹。统筹这部分现在B2C是没有开的。医院医院是有开的,比如说武汉的协和,它医院理论上在线上是可以做统筹的支付的。医院对这块现在也比较谨慎。医院来说,统筹医保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对于他来说没什么区别,他没有动力去做这个事。

正常的预估:今年所有的试点合作完,主要的省会城市参与一些试点,明年应该是个人账户部分全部都会打通。现在还是第三方医疗机构,如果一旦药店对接机构系统可以直接上网的话,那个时候就证明说全部都打开了。因为盗刷主要是药店。

另外一些像高血压这些门诊慢病,医院的统筹里边划分出来了,医院只是成立一个服务而已。这部分医保的上网我们是比较乐观的。明年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因为各地也在开始试点。再往后应该都会放开,只是院内统筹,现在我们的评估还比较悲观。趋势是会越来越多的开放给互联网医疗。

Q:门诊的慢性药处方外流以及健康医保制度,我们觉得从政策上或者基础上其实更容易突破。想请教一下门诊慢病用药的市场空间大概是有多大?

A:门慢和门特各地的政策不一样。一共是28个病种,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一个人头大概每个月是块。就是说最多就报销。

它的市场规模不好估。从普通病人到门慢和门特,是需要进行医保备案。转变之后才会去可以去走流程。所以这个市场是包在慢病的市场里边。比如说不是所有高血压的病人都符合门慢和门特的规则,也不是所有的高血压病人都会去做门慢和门特的转化。所以单独这一块的市场份额我不太分得出来。

有人说大概是几百亿,但是我认为不止。

Q:医保的线上支付,特别是处方药这一块,是属地化管理的。未来如果线上放开或者门诊放开的话,在技术层面,怎么去对医保的账户进行属地化管理?

A:目前的解决方案就是属地化的。

比如广州和佛山是分开的。事实上,省内的屏障早就已经打通了。比如说我在佛山理论上去用广州的医保是没问题的,只是说中间还需要一些手续,但是从系统上已经是通的了。这个事情有地方利益的争夺

(1)各地的报销标准不一致,因为西北跟跟东南医保的情况不一样

(2)本来东南沿海地区就是占了西北便宜。

比如北方的人口,南下就业,他就把钱交在南方。对于南方来说医保是充裕的,对于北方来说医保是不够的。如果开通了跨地的医保,就会持续的放大这个问题。

技术上面不成问题。

但是目前支付率还比较低。医保的覆盖率跟支付率是两件事,医保的覆盖率在90%以上,支付率只有60%。

现在开始在集采,而集采已经省了大概多个亿了。把药价降下来多亿了,然后还会持续的第三轮集采。什么时候医保的钱够了,药价降下来了,医保的问题才算真正解决。那个时候才会开放医保线上支付。所以这几个问题是扣在一起的,不是单单的一个系统问题。

Q:县域市场药品品质差,未来县域市场会不会是阿里重点布局的一个地区?现在一线城市和县域市场的收入占比大概是多少?

A:占比不能告诉。

县域市场的药品可及性专门有其他的创业公司在解决。线上的渗透率不够的原因,主要还是通过线下,利用供应链去解决。

线上的确能解决一部分,但是目前不是主流。小县城的人虽然在当地买不到药,但是他也没有习惯去上网买,因为互联网使用率不够。

Q:刚刚您提到处方外流和统筹,医院有什么动机来做这件事情?

A:首先你的那个问题就问错了,

(1)医院在药品上国家是不允许有任何利益的。医院可以加价15%,现在这个是不允许的。

(2)医院,医院也要进入到“零加成”。

(3)甚至各个地方有药店都要进入到“零加成”。

医院的利润中心变成了成本中心。所以医院是有动力去做这个事情的,比如说在线上进行复诊,可以减轻门诊的压力,最重要的是避免患者流失。医院的患者流失率其实是50%。

医院也有统筹额度。医院统筹额度一年是三个亿。但是这里边有药品、住院,护理。医院把统筹额度拿出来给自己医院可以,但是给别人医院从生意模式上不成立。

Q:关于处方药。比如说你在线下看的医生,然后手上拿一张处方,以前就是拍一张照,就把处方放上平台。现在好像不可以,医院的医生去沟通,买药时间比较长。你觉得这个事情能够做到多方便?这个是不是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A:你有一张处方,然后拍摄上传,在目前的体系里还是支持的。但是必须要求处方是清楚的,而且这个药本身是能够线上进行购买的。然后进行网上买药,阿里、京东、饿了么都非常方便,比线下要方便多了。

这里引出一个话题,除了阿里跟京东,美团和饿了么也建议看。O2O很猛,跟B2C比,增长率更快。

Q:平安好医生和京东,他们两个的网上问诊做得起来吗?

A:我建议你如果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zzxyj/71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