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斌
范天恩前辈,38军的虎将。年生,山东省泰安县人。年1月参加八路军,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4月进山东抗大一分校,后调入新师工作,先后任警卫营2连指导员、团1连连长、指导员,团7连连长等职。
年1月进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年9月任东北挺进纵队第2支队第2大队政治教导员,挺进东北后任20旅教导队政委,年9月起历任东北野战军1纵队警卫营营长、年4月任1纵队作战科副科长,年6月任第38军司令部作战科长。
参加过东北战场的三下江南战役、夏秋冬季攻势,四战四平、辽沈、平津、渡江、进军广西等战役。
年10月参加 ,任中国人民 38军第师团团长,五次战役时被选派到15军29师任顾问,年9月任38军师参谋长。组织指挥了 的飞虎山战斗、松骨峰阻击战、汉江南岸守备战等战斗。荣获中国人民 总部三等功一次,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三级国旗勋章一枚。
回国后,先后任师 副师长、师代师长、师师长、38军参谋长、副军长。年4月调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年3月调任总参谋部防化部副部长,年5月调任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年任烟威警备区司令员,年离休。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后晋升为大校。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抗日战争时期,在新师战斗工作的范天恩前辈。
年10月,入朝 次战役,39军、40军都立下大功,受到志司的嘉奖。唯独38军的穿插任务没有完成,导致 次战役战果受到影响,因此38军军长梁兴初受到彭总的严厉斥责。
可是38军有一个团完成了穿插任务,那就是范天恩的团,冲垮了南朝鲜第7师,拿下飞虎山。但是由于38军整体穿插任务没有完成,敌人跑掉了,这个行动失去了意义。
然而,此战却为 重新调整部署,发起第二次战役打下基础。志司命令:团在飞虎山不能后退一步!
此时的团是一支深入敌后的孤军,要面对两个师敌军的进攻。范天恩率领全团以血肉之躯顶住了数百门大炮,上百架飞机的狂轰滥炸和无数次进攻,整整5天5夜没让敌人前进一步。
飞虎山,联合国军北上的必经之地,团在此与南朝鲜士兵展开白刃格斗的情景,被韩军记载为令人“毛骨悚然”。
战后,朝鲜人民为了纪念 的功绩,在飞虎山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镌刻着如下碑文:
飞虎山上万虎飞,
成仁取义英名垂,
血洒朝鲜金碧土,
中朝友谊共日晖!
团穿插中一举攻占了飞虎山,并坚守了5昼夜,抗击了韩军一个师和部分美军,毙伤俘敌余人,威震敌胆。从日本出版的一本名人录上,对范天恩的评价,也说明了这一仗在国际上是颇有影响的。摘录一段以供参考:“范天恩年任团长。率部参加韩战,于 次战役中,指挥仅有短兵火器的1个团(政委赵霄云)穿插到联军第9军后方,抢占了飞虎山(.1高地),威胁第九军补给总站军隅里。后受联军韩军第7师及美5团一部在大量空炮战车支援下的反扑,坚守五昼夜,主动脱离敌军,以是成名”此战范天恩立下大功。这时范天恩突然接到了后撤30公里的命令,血气方刚的范天恩直接火了“拼死拼活没让敌军前进半步,难道就为了撤退…”
原来团是彭老总设下的大诱饵,只用一团兵力牵制美军,以助38军、39军、40军、42军、50军、66军在朝鲜战场西线部署形成包围之势。
范天恩明白彭老总意图之后,又义无反顾当起诱饵。在退到九龙里打完一次阻击战后,范天恩马上带领团撤离。
当美军好不容易攻上高地,才发现团踪影全无。而美军飞机不辨情况,仍对阵地进行例行公事轰炸,使许多美军竟死在自己飞机轰炸中。
范天恩就是如此牵着美军鼻子走,直接将美军诱入彭老总布好的口袋。现摘抄范天恩前辈60年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回忆录,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五天五夜:
飞虎山上五昼夜
范天恩人民日报.10.24
在纪念伟大的 十周年的时候,曾在朝鲜参加过反侵略斗争的 战士,都会有些不寻常的回忆,特别是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对“战争的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和两国人民用鲜血结成的战斗友谊,都有深刻的体会,毛主席的这些英明论断和中、朝人民的崇高友谊,曾使多少艰难困苦转化为胜利啊!飞虎山五昼夜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年10月初,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军在云山遭受了中国人民 沉重打击之后,便迅速龟缩到清川江南岸,并在军隅里、德川一线,纠集六师之众,妄图重向中朝边境进犯,而军隅里北面的飞虎山,当时便成了敌我必争之地。那时我在某团工作,光荣地接受了攻下飞虎山,守住飞虎山,为兄弟部队争取攻击时间的战斗任务。我团在朝鲜人民的支援下,与伪七师全部和一部分美军鏖战五昼夜,击溃敌百人以上的攻击五十七次、进行九次阵地反复争夺,而寸土未失。
11月3日夜,细雨蒙蒙,我在团指挥所里向各营长交代任务:“军隅里这条公路一直通往熙川、江界、满浦。满浦就在鸭绿江岸,对面就是我们的祖国,也就是敌人妄想北犯的路线。”
所有的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往军用地图上划标记。我接着说:“飞虎山上有敌人一个团,我们的任务就是拿下飞虎山,守住飞虎山,拖住敌人,争取时间,让兄弟部队作充分准备,给敌人织个聚歼的大网。”
我把整个部署讲了一遍,然后赵霄云政委补充说:“我们要用短兵火器去与具有飞机大炮的敌人作战,虽然任务艰巨,但我相信;我们每个战士都知道为谁作战,我们后边有着中朝人民的支援。凭这些就可以打败敌人……。”
4日拂晓,小雨仍继续下着,高达六百多米的飞虎山全淹没在雨雾之中。担任主攻的二营,开始往前运动了。
清晨五点钟开始攻击,没用两个钟头,二营就占领了飞虎山主要阵地,敌人一个团没敢反击就溃退了。战士们都气愤地说:“爬了这么个大山,才揍死百十多敌人,真不合算。”副营长陈端文站在飞虎山上环视了一下军隅里说:“急啥?赶快加修工事,这仅仅是战斗的开始。”
部队一占领阵地,团指挥所的电话就应接不暇了。各营都争着担任主攻,理由都是共同的;不能让敌人达到北犯的目的;要替死去的朝鲜父老报仇;让朝鲜孩子不再失去父母……;我究竟批准谁呢?根据当时情况,我回答说:“各连视情况需要相机出击。”还没等我把电话放下,四连二排的勇士便穿过浓密的草丛冲到敌人跟前了。在炮火犁过的土地上,打退敌人两次攻击。正打得热火的时候,一部分敌人从后面上来了。排长立即命令射手吴景文消灭这股敌人。当时,三倍于我的敌人终于冲上来了。二排打完手榴弹,就挥着枪冲入敌群,一阵厮杀之后,敌人又被打退了。
五连的阵地在飞虎山南端,三排据守在阵地最前沿,虽然他们已经两天没吃饭了,又经过一天的激战,战士们仍然警惕地监视着敌人。
5日天刚亮,敌人几十架飞机便贴着树梢在我们阵地上轰炸,几十门大炮也开始了猛烈轰击。攻不动我们阵地的敌人,仰仗着炮火的优势,把战士的工事几乎都打坍了,三排在二百米长的阵地上,一天接受了两千多发炮弹的考验,一连打退敌人七次攻击。
什么力量使着我们的战士如此顽强呢?武器装备吗?不!飞虎山战斗是一场敌我装备力量极不公平的战斗。还是让五连机枪射手梁仁江回答这问题吧:
“我们就凭一条铁棍(步枪),几个锤子(手榴弹),再加上十一号小汽车(两条腿),就能打败美国鬼子。因为我们每放一枪,每走一步,或是洒在阵地上一滴血,都知道它有多大意义。”
终日的激战,同志们还要和冷、饿、累作斗争。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夜风里打着抖,几天来水米未沾口,嘴角干裂直冒血。有的战士饿着肚子,只好把腰皮带紧了又紧。五连机枪射手老梁被硝烟呛的嗓子干疼,多么想饱喝一顿凉水啊,可是被炮火犁过的土地上连雪也没有。于是,他拣了一张宽大的树叶,舐着上面的露水;饿的难受,但干粮袋里连一点吃的也没有了,于是他又拣起一块又圆又亮的石头,放在嘴里“咕噜咕噜”地转来转去。
“你吃什么?”李景龙问。
“是石头。”“石头能吃吗?”
“不,太饿了!含着它口水多些管点事。”
顿时,战士们嘴里都含块石头,看来嚼得很香呢。
战斗仍在激烈地继续着。飞虎山下居住的煤矿和铝矿的群众并没有离开我们一步。就在这最艰苦的日子里,当地劳动党里委员会、民青同盟为我们送来了一些粮食。群众就在敌机盘旋的旷野里给我们把饭做熟,男男女女顶着盆罐上山给我们送饭来了。
炮弹爆炸,子弹呼啸,火海一样的阵地被硝烟全部弥漫。送饭的妇女们背着孩子,顶着饭盆,一会儿卧倒在弹坑里,一会又穿过枪弹的火网往主峰阵地走来。
刚打退敌人十五次冲锋的五连战士回头一瞧:北山坡上来了一群朝鲜居民,把煮熟的苞米、麦子、大米等送到阵地上来了。战士们紧握朝鲜人民的手,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
当地劳动党的书记同志说:“同志们吃吧!这是敌人北犯时群众藏起来的粮食,群众让我们把心意带给你们,也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战士们虽然几天没吃饭,可是这时却像吃得很饱,一种崇高的、珍贵的战斗友谊填满了战士心胸。他们把枪握得更紧了。我们的战士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藻,几乎同时说出一句话:“放心吧,老乡,人在阵地在!”
7日傍晚,阵地上可说是弹尽粮绝了。各营都在电话里向我请示:哪怕有一颗子弹也好,希望我想些办法。
四天的连续战斗,我们远离后方,得不到补充,而且敌人又调来了一个团,也就是说:明天(8日)敌人要用三个团轮番向我们攻击了。
“请你们转告战士,子弹没有,但是阵地还要守住,那就是用刺刀、用枪托、用石头!”
战士们了解了情况,知道领导的决心,知道守住飞虎山对全部战局的重大意义,于是当晚都跳出工事磨刺刀、搬石头,检查自己伤亡同志的枪,看看是否留下子弹……。
8日天刚亮,一场恶战果然开始了。
敌人八十多架飞机和数百门大炮,一齐把数以千计的炮弹倾注在飞虎山阵地上,飞虎山上卷起漫山大火,没入滚滚硝烟之中。
烟火之中的战士们,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等成群的敌人来到工事之前,战士跃出工事,石头纷飞,枪托挥舞,刺刀劈完一个又一个。八连战士用一发六○炮弹当了手榴弹,轰隆一声,敌人随着“星条旗”、“八卦旗”一块炸上天……。
这一天从日出打到日落,谁也记不清打退敌人多少次攻击,只知道阵地还是我们的,只知道敌人付出两千五百多个伤亡的代价……。
飞虎山五昼夜过去十年了,可是中朝人民对敌斗争,互相支持的战斗友谊却依然长在!
范天恩在朝鲜
就在 洋洋得意,庆祝胜利,准备回家过圣诞之时,年11月25日, 发起了第二次战役。
此时,团还在执行“诱敌深入”的任务。部队在范天恩的率领下,在飞虎山对北进的联合国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之后,他们边打边撤。当军主力已经开始攻击德川时,团还在距离德川多公里远的花坪站阻击北进的一股美军。当天晚上,范天恩接到新的命令,命令仅有一句话: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不巧的是此时,与师里联系的电台坏了,范天恩立即在地图上找前进的路线,决定就朝那个叫做新兴里的地方打。
这时,40军的一个参谋找到他,说是来接团阵地的,从40军指挥员的口中,范大恩才知道第二次战役第38军打的是德川。40军让他留下,跟着40军打。范天恩觉得跟着40军,肯定没有什么真正的仗打,不如追自己的军主力去。决定之后团全团进行了轻装,除了战斗必需的东西外,其他的装备全藏在一个小山沟里,派一个班看守。范天恩计算一天走60公里,两天就可追上主力。
团没有向导,全靠一张地图和一个指北针,他们在天寒地冻中开始了翻山越岭的艰难行军。目标只有一个:追上主力,争取赶上仗打。走了两夜,到达距离德川还有十几公里的一个小山村时,包括范天恩在内全团官兵实在走不动了,范天恩命令一个参谋带人去侦察主力部队的方位,同时让部队在村子里休息一下。警卫人员在寻找可以防空的地方的时候,意外地在一个菜窖里抓了十几名南朝鲜兵,一问,原来德川的战斗已经结束。不久,外出侦察的参谋回来了,说主力已经向嘎日岭前进了。范天恩立即命令部队继续追赶,在夏日岭附近,团终于追上了刚刚打下嘎日岭的军主力,范天恩还顺便从丢在公路上的美军汽车里弄到一部电台。
此时,二次战役已进入第二阶段,西线美军几乎被包围。师团奔袭嘎日岭后,38军师、师(缺团)正沿嘎日岭南北,向西推进。师团团,已先敌穿插迂回,抢占了三所里分兵龙源里,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堵住了敌军南逃的退路。
师师长杨大易突然接到军的指令,让他们立即占领松骨峰,扎住口袋的 一道口子。师长正苦于手上已没有可以调动的部队了,看见团来了,杨大易高兴之极地叫道:“真乃神兵天降也!”
杨大易给范天恩的命令是:直插松骨峰,在那里把南逃的美军堵住。
又是一场阻击战,范天恩带着他极度疲惫的士兵,立即向松骨峰急速前进。比起创造奇迹的师团,师团急行军的距离更远。
松骨峰位于龙源里的东北,与三所里、龙源里形成鼎足之势。向北通军隅里,西北可达价川。其主峰标高.7米,从山顶住东延伸约多米就是公路。是美2师、土耳其旅和韩7师南撤必经之路。
此次战役, 布下的是一个口袋阵,松骨峰就是美军 溃逃的口袋口,当美军发现南逃之路在三所里龙源里被堵死后,就疯狂的向松骨峰进攻。
坚守松骨峰扎死口袋口的,就是中国人民 38军师的团,团长是刚打完飞虎山阻击战的范天恩。
范天恩的团注定要在朝鲜战场上不断地打恶仗。
11月30日晨,团1营3连率先一步登上了松骨峰,公路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敌军坦克和大炮排出去好几里远。面对着蜂拥南撤的美军第二师,此时已来不及构筑防御工事了,范天恩用步话机命令3连立即投入了战斗。
中一场最惨烈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美军组织起向松骨峰的攻击。他们要想活着就必须打开松骨峰的通路。
美军的飞机疯了一般,擦着中国士兵的头顶把大量的炸弹和燃烧弹投下来。美军的火炮也疯了,炮弹密雨似的打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
勇士们在这血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得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染红了。
师长杨大易焦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