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年度中国药品区县零售市场品牌榜”在西鼎会隆重发布,并作为西鼎奖的重头戏在当晚“广阔·焕新”主题晚宴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西鼎会组委会发起中国药品区县零售市场品牌榜评选活动,以品牌在区县市场的品牌强度、下沉力度、渗透率和品牌忠诚度为四大核心评价指标,共设置两个榜单——“品牌劲榜”和“品牌锋榜”。“品牌劲榜”,旨在评选出纵深布局,高价值、高贡献率的下沉市场领导品牌,本次上榜品牌50个,其中,非处方药上榜22个,处方药上榜24个,医疗器械和保健品上榜4个。“品牌锋榜”旨在评选出高成长、高价值、高潜力的下沉市场优质品牌,上榜品牌50个,其中,非处方药上榜21个,处方药上榜25个,医疗器械及保健上榜4个。这个上榜品牌在三线城市及以下的市场累计年销售额超过亿元,是承载着区县居民健康消费升级需求的领先品牌力量,带着品牌下沉赋予的新使命和价值走上了西鼎会晚宴的舞台!
区县市场劲榜风云
本土品牌“劲”头凶猛
“品牌劲榜”50个上榜品牌年在三线城市及以下市场规模达亿元,占其在零售市场的份额达72.6%,下沉指数高于行业平均(67.8%)。从品牌劲榜获奖企业属性看,内资企业占主导地位。上榜的50个品牌中,本土品牌占据44个名额,外资品牌只有6个。一二线城市竞争白热化,大部分内资企业早已布局三四线城市及乡县空白市场,取得了广泛的县域群众基础,优先抢占下沉市场先机。成人感冒药和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上榜品牌数目最多,均上榜6个品牌。其次是降压药、糖尿病用药和降血脂药等慢病用药品类。从品类归属看,劲榜上榜品牌主要集中在常见病用药和慢病用药,品类较品牌锋榜集中。区县零售市场品牌劲榜上榜品牌统计品类上榜数量上榜品牌占所属品类份额(三线及以下城市)成人感冒药.4%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2%降压药.2%糖尿病用药.2%降血脂药.2%滋补药.2%儿童感冒咳嗽用药.7%肝胆用药.5%抗生素28.1%抗血栓用药.9%泌尿系统用药.7%心脏病治疗用药.7%肠道用药.9%儿童消化系统用药17.7%改善性功能药物.6%抗哮喘药.7%脑血管用药.8%咽喉口腔用药13.6%助消化药.6%保健品.8%家用医疗器械.5%说明:①家用医疗器械品类仅统计血糖仪/试纸、血压计规模②下沉指数=以各品类为%,品牌基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市场的权重/全品类总体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市场的权重*;下同品牌争“锋”
外资慢病处方药加速下沉
“品牌锋榜”50个上榜品牌年在三线城市及以下市场规模达亿元,占其在零售市场的份额达62.6%,低于行业平均,但同比提高了6.6个百分点,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相比于品牌劲榜,品牌锋榜出现更多的外资品牌。上榜的50个品牌中,本土品牌26个;外资品牌24个,几近占半壁江山。从品类上看,锋榜上榜品牌分布的品类更广泛,品类丰富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厂家加速下沉,掘金区县市场蓝海。在所有品类中,慢病用药品类表现突出,降压药、脑血管用药、抗血栓用药、糖尿病用药等同比增速等均在10%以上,如降压药5个品牌的总体增速达21.3%。在慢病用药上榜品牌中,大部分为外资品牌。受带量采购政策影响,以及分级诊疗、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等政策的推动下,外资企业加快布局下沉市场步伐,区县市场成为药企业绩增长的新机会。区县零售市场品牌锋榜上榜品牌统计品类上榜数量上榜品牌占所属品类份额(三线及以下城市)成人感冒药.8%降压药.9%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8%儿童消化系统用药.6%改善性功能药物.0%降血脂药.2%抗哮喘药.3%抗血栓用药.2%脑血管用药.9%皮肤病用药26.9%外用镇痛药.1%心脏病治疗用药.7%咽喉口腔用药.6%止咳化痰药.4%痔疮用药.4%滋补药.2%妇科用药12.6%肝胆用药16.7%减肥药.3%抗痛风药.9%泌尿系统用药16.4%糖尿病用药12.6%胃炎胃溃疡用药14.0%保健品.8%家用医疗器械.7%中国药品区县零售市场品牌榜连续五年发榜,持续深度观察健康产品品牌在区县市场的发展机遇和风口。西鼎会,全称“中国健康商品交易大会”,商品交易,品牌是龙头,我们相信,品牌的光环将引领下沉市场的快速崛起,让商机无限,交易无界!
动动手指,按下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