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
唐礼江
主任医师,教授,医院院长助理、大内科副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心电诊断科主任、导管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心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心血管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年,曾有多年美国学习研究经历,擅长心血管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以及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等。发表和交流专业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课题子课题、省、市级课题10余项。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名医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之一,常被称为“无声杀手”。许多人都会在家里备一个家用血压计,然而,你会正确的使用血压计吗?你会科学的判断自己的血压值吗?近日,62岁的徐大伯就被自己的血压弄“晕”了。
美国买来的血压计
却天天测出“问题”
徐大伯是杭州人,退休在家,他有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多年来一直在吃降压药,病情控制得还算稳定。可是近段时间,徐大伯天天自己在家测量血压,反而量出了“问题”。
“我血压一直不好,几个月前,在美国买了一个电子血压计,据说价格不便宜,要七八百块钱一个。”徐大伯说,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测测自己的血压有没有升高,有时一天要测好几次。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徐大伯每次测血压,结果都偏高。原先吃降压药,他的血压一直控制在上压mmHg以下,下压85mmHg左右,可是最近测,上压均在mmHg左右,最高的时候竟然达到mmHg。
一看血压居高不下,徐大伯以为是自己的高血压又犯了,连忙跑到医院就诊。
血压总是偏高?
24小时监测后如释重负
经过诊治后,医生建议徐大伯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来诊断是否患有高血压,了解全天血压波动情况,明明白白的对症下药。
一天后,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出炉,虽然24小时期间测得有多次血压偏高,但整体评估没有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暂时不需要服药。医生建议徐大伯平时注意饮食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徐大伯顿时如释重负,感慨道:每天在自己家里量血压,每天量得胆战心惊,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就弄清楚了,真是虚惊一场。
医院心电诊断科负责人潘婷婷医师提醒,现在有许多人依赖或迷信国外的血压计,认为那些血压计更科学,甚至还有人认为国外有些血压计还有降血压的功效,其实这些都是误区,不可盲目追从。
家庭测量血压误区多?
动态血压检查帮你忙!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礼江主任医师介绍,自测血压的正常值一般为/85mmHg以下,诊所血压正常值为/90mmHg以下,而24小时动态血压的正常值为收缩压小于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不仅是初诊高血压病人必须做的检查之一,更是医生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检查。只有掌握了病人的血压规律,医生才能针对病情合理用药,有效地控制血压,并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在临床工作中,这样的情况很多,有许多人用自己的家用血压计偶然测得高血压,然后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确诊正常。潘婷婷说,“因为我们一天24小时的血压在随时波动,测量时情绪紧张、运动后不久等情况,都可能影响患者平时偶尔测得的血压,这时测得的血压只能反映当时的血压,无法反映一天的平均水平。”此外,医院测得的血压偶尔也会有偏颇,对于有些人来说,在医院测得的血压要高于在家中的测量值,这就是常说的“白大衣高血压”。因此,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的血压值就成了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的“金标准”。
潘婷婷称,家庭自测血压推荐在上臂肱动脉处,手腕和手指部位的自测仍有待观察。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就是让患者戴一个便携式的袖带在手臂上,非常轻巧,它会自动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让病人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监测24小时,一般情况下,在中午和晚上时每隔半小时记录一次,其余时间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时间段不随意改动,以保证检查正确性连贯性。测量结果经电脑分析,统计出白天及晚上的平均血压值,综合分析后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并指导合理用药。潘婷婷还提醒,患者用药须用在血压高峰之前,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平稳。
编辑:菲 审核:洁
来源:心电诊断科
采写:宣传中心郭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可预约挂专家号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