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心内科的护士,工作中为病人测量血压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操作之一。老式的水银柱血压计是患者和医生的首选,可是自从科室配备了电子血压计后,对于我们这些操作者来说,常规的大批量测量却更偏向于后者,因为它不仅让我们摆脱了夹耳朵的痛苦,捏气囊的麻烦,还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病人沟通。在临床上经常遇见用电子血压计测完血压后,受到患者和医生的质疑,要求用水银重新测一遍,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心中多少有些“不爽”,但却没有说服他们的强有力的理由。
那么,电子血压计与水银柱血压计,究竟哪个更加准确呢?
(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为何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
虽然听诊法血压测量在临床已应用一百多年,但由于汞的环境污染问题将会退出历史舞台(随之消失的将是水银柱体温计);实际上,相对水银柱血压计,示波法电子血压计除使用方便,减少环境污染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①减轻或消除尾数偏好:
因台式水银血压计尾数只能记录偶数值,而尾数偏好就是喜欢将血压读数习惯性记录为末位0或5mmHg。临床中,这种尾数偏好发生率并不低,并直接导致高血压的误诊或漏诊。使用具有自动传输功能的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可以减少和消除尾数偏好。
②多部位同步测量:
由于臂间血压差异、踝臂血压指数具有诊断外周血管病和预测预后的价值。临床上常常需要评价双臂和四肢血压差异。为此不同肢体的血压应当同步测定,以减少人为的误差,并排除不同时刻、不同精神状态血压波动所导致的差异。
③诊室自助血压测量:
诊室自助血压测量是相对于人工诊室血压而言的。它是基于示波法电子血压计而改进的一种仪器,起初医生为患者安放好袖带,指导血压测定并测定一次血压。证实各种情况正常后离开,然后让患者独自在诊室内,在没有医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仪器再自动测量3次血压,并最终显示3次血压的平均值。诊室自助血压测量能减少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和过度治疗。
④具备夜间启动功能的示波法电子血压计:
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加用一种辅助启动装置,使之具有记忆功能,达到类似动态血压计的功能。已有研究表明夜间血压相比日间血压更能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示波法电子血压计也可以运用于其他无创血压测量方法无法运用的地方(如深海、高空等)。
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对于那些柯式音不能准确鉴别的患者也十分有效。目前认为家庭血压测量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并且国内外指南推荐使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测量家庭血压。
(二)上臂式和腕式电子血压计哪个更加准确?
目前上臂式和腕式电子血压计多使用示波法原理。但是《中国血压测量指南》不推荐腕式电子血压计的临床应用,因其准确性不如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三)电子血压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测量前的准备、体位、坐姿、袖带规格等要求与台式水银血压计一样,但是,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血压测量具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引起注意。
①袖带的放置:
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袖带同时兼顾阻断血管和信号感知功能。因此,合适的袖带和袖带的妥善安放就显得更为重要,不应该将袖带置于肘关节处。放于此处袖带不能完全贴实于上臂,而有较大空隙,同时肘部的运动可能导致血压测量的误差。另外袖带管道不能悬空,应稳当放置。
②肢体活动:
测量时身体移动和肢体活动会严重影响血压读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因为示波法电子血压计依赖的袖带压力变化非常弱小。任何干扰都会影响到信号的收集。除去手的主动运动外,被动运动如救护车震动、病床移动等也可能影响到血压读数的准确性。
③信号强弱:
当脉搏细弱时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准确性值得怀疑,如休克、低血容量及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另外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在新生儿的血压测量中遇到挑战,这需要有专门设计解决此类问题。
④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比如救护车移动信号有时会大于所需检测的生理脉冲信号,从而造成测量误差。所幸目前示波法电子血压计都有隔音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噪声的干扰。
⑤心率变异性:
虽然现有的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在设计中都考虑到一定程度的心率变异性问题,但是较为严重的心率变异性能明显地影响到示波法电子血压计血压测值的准确性。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心房颤动。
以往一些学者认为示波法电子血压计不适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因为心房颤动患者的脉搏波毫无规律,以窦性心律为基础而确定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方法不能适用于心房颤动。实际上台式水银血压计也不能准确地测定心房颤动患者的血压。笔者认为,心房颤动患者3次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测量的血压读数的均值可以为临床作为参考。
⑥对于糖尿病、肾衰竭、先兆子痫、外周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血管性能变化,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为了进一步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基于大量患者的测量数据,优化系统程序,以获得更为可靠的计算方法。
⑦一些质量差的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因其部件的质量和系统程序缺乏大宗数据的认证,准确性及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当电池接近耗竭、电压低下的时候,血压测量可能不准确。有关电子血压计压力精确度的评估和校准,可以与台式水银血压计比对。如果压力相差的范围5mmHg可以认为仪器的压力检测是准确的。如果差异相差大于这一范围,则提示仪器的压力传感器功能异常应当检修。
(心内科李洋溢供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