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的
生活调理
坚持治疗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性的健康问题,它的防治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正确的生活方式是慢性肾脏病的非药物治疗,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所以慢性肾脏病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疾病。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慢性肾脏病的生活调理也是如此。
坚持治疗和随访
1
慢性肾病早期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不能引起患者及家属足够的重视,肾脏的代偿功能极其强大,即使肾脏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的慢性肾病病人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就是说,要知道肾脏的情况,医院进行检查,而不是凭自我感觉。长期随访、认真治疗是保证慢性肾病疗效的关键。
合理膳食
2
慢性肾病早期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不能引起患者及家属足够的重视,肾脏的代偿功能极其强大,即使肾脏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的慢性肾病病人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就是说,要知道肾脏的情况,医院进行检查,而不是凭自我感觉。长期随访、认真治疗是保证慢性肾病疗效的关键。
做好饮水的管控
3
水是机体中含量最大的组成成分、是人体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之一,在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生理作用。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水中溶解了多种电解质,从而使体液达到酸碱平衡;体内各种营养成分的运输都是通过水来实现的,所以水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水还可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是体内摩擦的润滑剂。水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慢性肾脏病患者该如何管理水的摄入呢?
有的肾病患者,每日尿量正常、没有明显水肿症状,总担心喝水会出现水肿而盲目限制饮水;而有些水肿的肾病患者认为喝水可以帮助肾脏排出身体毒素而不限水,结果导致全身浮肿甚至心衰。以上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水肿的患者实际饮用水的量不等同于每日摄水量,而是:实际饮用水量等于每日摄水量(前一日尿量+毫升)-体内氧化反应产生的水(毫升)-固体食物中摄取的水(毫升)。慢性肾脏病患者应该养成每日计量尿量的习惯,这对控制自己的水平衡十分重要。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饮水量应尽量本着量出为入的原则.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机体水电解质代谢变化较快,处理必须及时和个体化,如果有明显水潴留,经饮食控制无效时可使用利尿剂以增加水钠的排泄;如果肾脏的尿浓缩功能减退,尿量倍增时水的摄入量不足有可能发生脱水。肾衰透析患者由于无尿或少尿,所以需要合理制定水摄入的方案,防止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快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肺水肿,两次透析间隙体重增加不超过标准体重的5%来控制饮水量。
肾病患者饮水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起床后,上午10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就寝前,饭前饭后不宜饮水,饭前饮水要在进餐前15分钟;饭后饮水间隔时间要长些(食物越是不好消化间隔时间越长);吃水果之后30分钟;吃肉之后3小时。
适量运动
4
运动对肾脏的影响在于运动时血液向肌肉、心脏及肺脏的分配增加,肾脏血流量下降;其下降的程度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肾血流量下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尿量减少,高强度运动可导致运动性蛋白尿和运动性血尿。但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卧床,精神压抑,不利于疾病治疗。适当进行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身体机能,还可以增加食欲,控制血压,改善贫血。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锻炼时间的长短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养成良好习惯
5
保持心情愉悦,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慢性肾脏病患者多半合并有高血压,所以患者需常备血压计,养成每日测量血压的生活习惯,这对疾病的控制很有意义。一般建议每日至少测量四次血压(早晨起床时、上午、下午、晚上睡觉时)并记录,复诊时将血压数据交给医生查阅,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的调控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还需注意血糖的控制,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保持空腹血糖在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毫摩尔/升以下,同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饮食中除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外,还需特别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等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多吃绿叶蔬菜,烹饪方法最好是白灼或清蒸。
按医嘱规律服药
6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坚持药物治疗,不可随意中断。使用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切勿自作主张。因大部分药物均由肾脏排泄,增加肾脏负担,特别要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中草药也应慎用。饮食和自我管理对延长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慢性肾脏病患者要从饮食、运动、定期检查等多个方面做好自我疾病的管理,延缓肾功能恶化,尽量推迟透析的时机。
新途·平安肾友会
医院
排版丨小北
图片丨源网络文字丨人民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