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血压升高称为肾性高血压。近日,中国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我国有多万肾性高血压患者
全球患高血压的人数已在年达到11.3亿!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人数突破3.3亿!相当于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5%。
高血压和慢性肾病是互为因果关系的。慢性肾病会引起血压升高,也就是肾性高血压,这要占高血压总人数的5%左右(据此估计人数为多万),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另外,原发性高血压也会引起肾损害,而高血压对肾脏的威胁是潜移默化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慢性肾病患病率达10.8%,意味着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肾病。在慢性肾病患者中,肾性高血压患病率非常高。随着肾功能下降,患病率还会逐渐升高。
为什么会得肾性高血压
导致肾性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种,以下是最常见的几种。
年龄
年龄是肾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40岁后,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约1%。中老年人因肾功能减退对水盐调节能力下降,多数还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肾动脉狭窄,导致血压升高。此外,中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病,日常服用药物较多,药物导致肾损害的风险也显著增加,间接引起血压升高。
高盐饮食
氯化钠的摄入量与血压密切相关。氯化钠摄入增加导致血容量扩张、血压升高。有研究发现,将钠盐的摄入量从每天10克减至5~6克,并维持4周以上,可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下降5mmHg,舒张压下降3mmHg。
肥胖
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是肾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健康人群相比,肥胖者需要维持较高的血压来保持水钠平衡。有研究显示,体重平均下降5.1kg,可使肥胖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4.4mmHg和3.6mmHg。所以,肥胖者必须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手段合理减重。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如失眠)可引起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可引起患者夜间缺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
中老年人突发高血压要当心肾脏
高血压,会加剧肾脏病变,引起肾功能减退,甚至会造成尿毒症、肾衰竭,从而导致肾脏病患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
发病初期,不少患者会出现突然高血压,同时可出现头痛、眼花,严重的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表现。经常是在就医或体检时,才发现肾性高血压。
所以,单凭有无感觉来判断血压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平时经常性规律地用家用血压计测量血压非常有必要,一旦发现多次测量血压均偏高,就要及时去肾内科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肾性高血压。
如何远离肾性高血压
对于肾性高血压,需要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其发病机制中的不同环节,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对肾脏的伤害。
低盐饮食
推荐成人钠盐的摄入量为每天5~6克。平时,需减少含盐调味品和加工食品,及零食的摄入。
控制体重
维持健康体重(BMI保持在18.5~23.9kg/m2),尤其是慢性肾病患者应避免超重、肥胖或体重过轻。
适当运动
健走,可促进新陈代谢、锻炼心肺功能、改善心脏等重要器官和组织的供血、供氧,从而降低血压;健走可改善植物神经的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减少儿茶酚胺释放量,达到降血压的作用;健走促进大脑内啡肽分泌,使人产生愉快感。从而稳定情绪,舒畅心情,有利于缓解紧张、焦虑和激动的情绪,达到降压的功效。
推荐中老年人选择健走运动预防肾性高血压,它安全有效、简单好学、易于坚持,每周健走5~7次,每次至少30分钟,即可轻松降血压。对于慢性肾病患者,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饮食多样
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脂肪(如肥肉、内脏脂肪等)和胆固醇的摄入。
戒烟限酒
烟草和酒精都能引起血压升高。研究表明,戒烟限酒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可下降2~4mmHg。
推荐阅读
某人口大省居民十年健康报告公布!前两大死因你肯定猜不出……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