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都知道工具的产生,是人类进化史上重要的一步。那么,身为医(学)生的你,可否知道你手上一把把工具它们的历史?
手术刀
说起手术刀,作为最常用的手术工具之一,我们并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吗?早在公元前,它就已经产生了。
在远古时代,一片刀刃形树叶、一截竹枝、一颗鲨鱼牙齿,甚至是锋利的指甲都可能是一把“手术刀”。而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开始自己制作一些手术刀。
年,考古学家在奥地利和意大利边境附近的冰层中,发现了一把保存完好带有手柄的史前刀具。据考证,这种刀具主要用来文身、放血和切开皮肤排脓。实际上直到19世纪,阿拉斯加土著仍然在使用这类石器刀具。
公元前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首次把这些刀具定义为手术刀,他用古斯巴达的佩剑“macairion”来命名这个外科工具。“macairion”外形扁而宽,单刃,尖端锋利,这和《Stedman医学词典》描述现代手术刀有着同样的特点:“有着突出边缘的尖刀。”在古罗马,Galen和Celsus(古希腊名医)使用这种小而尖锐的刀具实施切开排脓,肌腱修补和活体解剖等手术。
文艺复兴时期,外科器械变得种类繁多,并向专业化发展。手术刀的款式包括固定的和可折叠的,有根据手术部位不同,专门制作的柳叶形刀、细长手术刀,以及卡特林双刃刀等。
年美国KingC.Gillette发明了刀架和一次性使用刀片组合的剃须刀,之后美国JohnMurphy博士,接受了这种理念,使其在外科手术当中应用。Murphy博士的这种刀具的特点就是可以更换刀片,但是需要其他工具辅助。
年,MorganParker发明了现在手术室使用的刀柄和刀片分离的手术刀。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L、C等不锈钢硬质合金代替了碳素钢,提高了手术刀的抗腐蚀性,使其可以反复使用。
编辑器听诊器
在很早之前,人们就发现,通过感知人体内部的变化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所以无论东西方,都有通过听觉诊断疾病的方法。在古希腊时代的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让医生将自己的耳朵直接贴于病人的胸膛探听胸腔内各脏器的活动情况的方法。这个听诊法虽然有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有不便之处。
一位名叫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的法国医生就遇到了麻烦,他在探视一位年轻的女患者时由于她体形肥胖,以手敲诊或触诊断又起不了多大作用,而附耳于其胸口做诊断又不被风俗允许。于是,他忽然想到少年时用木杆传递声音的游戏。因为声音透过某些固体的传递可以达到放大的效果。雷奈克立刻用纸卷成圆筒,结果一点也不意外,他听到心脏运动的声音,比以前任何一次直接附耳于患者胸口更加清晰。
有了这样一个尝试,雷奈克又对这个早期的听诊器做了改进,最终制作出了一个用挖空杉木管做成的听诊器。
在随后的几年,雷奈克不断在临床上实验及改良听诊器,并在年发表了名为《间接听诊法》(《DelAuscultationMédiate》)的论文,详细介绍了他所发明的听诊器以及听诊方法。后来,雷奈克又发明了通过橡皮管连接喇叭形象牙管的单耳听诊器,奠定了现代听诊器的雏形。
到了年,英国医师乔治?菲利普?卡门将其改良为双耳听诊器。卡门认为,双耳能更正确地诊断。卡门的听诊器,有助于医师听诊静脉、动脉、心、肺、肠内部的声音,甚至可以听到母体内胎儿的心音。
为纪念雷奈克医生的伟大发明,Google在年2月17日专门更改其搜索页面的logo,以纪念雷奈克岁的诞辰。
编辑器注射器
生病了打针、挂吊瓶,在今天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不过,你知道打针时用的注射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这里面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医学知识。为了把药物送入体内,人们尝试过木钩子、柳叶刀。注射器的历史比许多人想象中要悠久的多。
在17世纪60年代,德国出现了关于静脉输液的专著。这时,极少数医生曾用动物膀胱制成静脉注射工具,用中空的树枝插入人体,尝试输血。这种方法虽然挽救过一些生命,却也带来了许多致命的并发症。后来,巴黎议会禁止输血,动物膀胱注射的技术就绝迹了。
到了19世纪初期,制药技术发展起来,为了把药物送入体内,医生们尝试了从木钩子到柳叶刀的各种器具,企图通过用沾有药物的器具,刺穿皮肤以将药物送入体内。其实,针筒在这时已经出现,不过人们只用它来治疗胎记。针头也由爱尔兰医生弗朗西斯·赖恩发明出来。但直到年,来自苏格兰的亚历山大·伍德和来自法国的查尔斯·普拉乏斯才第一次将针筒和针头组合到一起,这一创新也就成为现代注射器的鼻祖。
亚历山大使用这一新工具向病人皮下注射吗啡,来治疗睡眠障碍。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亚历山大的妻子因为自己注射吗啡过量而去世。几年以后,亚历山大又为注射器的针管加上了刻度,并换上了更细的针头。这一系列的改良立即吸引了众多医生的注意,并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
年,新西兰医生科林·默多克发明了一次性的塑料注射器。与传统的玻璃注射器相比,用塑料制作的注射器除了秉承玻璃制品惰性、透明等优点外,它还具有不易损坏、便于运输、造价低廉、易于回收等特点,它的安全性更是玻璃注射器望尘莫及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开始了规模化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注射器而成为医生们的首选。
目前,人们正在开发一种"微针头",其直径与人的毛发相当。因为很细,所以能够显著减轻甚至消除注射时的疼痛。
编辑器血压计
年,英国学者、皇家学会会员斯蒂芬?黑尔斯,首次测量了动物的血压。他将一根橡皮管的末端与金属针头连接,另一端与长数百厘米的玻璃管连接,并挂在树上。然后将一匹马放倒在地上,再将针头插入马的颈动脉内,此时血液立即进入玻璃管内,高出地面厘米。这表示马的颈动脉内的血压可维持厘米的血柱高度。该方法在今天看来虽不无“残忍”,却是真正揭示血压这一重要生理现象的一个开端。
显而易见,这种既血腥又极为不便的方法不可能应用于人类。如果每次我们体检测量血压时都需要那么长的一根管子又要切开动脉,还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血液涌起一米多高,恐怕很多人没等结果出来就直接吓倒了。
但幸运的是,意大利医生里瓦罗基在前人测量血压的试验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经过大胆地试验,终于改制成了一种可以兼顾安全性和准确性的血压计。这种血压计由袖带、压力表和气球三个部分构成。测量血压时,将袖带平铺缠绕在手臂上部,用手捏压气球,然后观察压力表跳动的高度,以此推测血压的数值。里瓦罗基发明的血压计被世界各国的医生们所采用,成为重要的诊断工具。尽管此后人们对它进行了许多改进,但血压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无多大改变。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里瓦罗基的重大贡献,那些在高血压的研究领域获得突出成绩的医学工作者,将会被意大利高血压学会授予“里瓦罗基奖”。
编辑器一件医疗器械,在普通人看来,可能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治疗的工具。可是,在我们医(学)生眼里,它们不应该只是一件普通的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它们承载的历史和智慧,更应该看到藏在这一件件刀,剪,镊背后的责任,和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统筹:魏文君
审核:郜佩
编审:王欢
责编:吴玥昕
制作:秦瀚
文字:秦瀚任豪杰王昕王丹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