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属于心血管疾病。一旦诊断明确,就需要开始进行干预。如果长时间的高血压不能得到控制,往往会出现全身各器官的损伤,尤其是:心脏、眼、肾脏及脑。
得了高血压病,应该怎么办?
一、高血压病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首先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
1.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应<6.0g)
2.戒烟、戒酒(香烟中的尼古丁、乙醇都会导致血压激增)
3.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4.保持良好心态,充足睡眠。
5.适量增加蔬菜及水果的摄入(研究表明适量增加钾离子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
二、降血压药物
如果生活方式改变后,血压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就需要服用降血压药物了。
常见的降血压药物
“普利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洛丁新(贝那普利)
”沙坦类“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I阻断剂
代表药物:科素亚(氯沙坦)
”地平类“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代表药物:尼福达、得高宁、心痛定(硝苯地平)
“利尿剂”
代表药物:呋塞米(速尿)、螺内酯(安体舒通)
“洛尔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
代表药物: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服用降血压药物,同样需要注意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
**每次服用药物前都需要测量血压,高血压病患者也有血压正常,甚至血压偏低的情况。如果此时服用降血压药物,将会导致严重后果**
三、监测血压
血压是反映高血压病病情、降血压药物疗效的关键指标。
对于血压的监测,是高血压病治疗的重中之重,而准确的测量血压是正确反映高血压病情的前提。
目前对于血压的测量还是采用”间接测量法“,也就是: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二者均是测量血压的准确方法,但由于水银血压计需要配合听诊器听诊,对于操作的要求较高,所以,电子血压计更适合于日常的血压监测。
四、监测并发症
高血压病是一种可以导致全身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疾病。尤其以脑、心脏、眼、肾脏为主。所以,在确诊高血压病的同时,就需要对于并发症进行监测及预防。
如条件允许,建议高血压病患者定期进行体检明确是否存在并发症。
心脏可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眼:可通过眼底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
肾脏:可通过尿常规、血肌酐、泌尿系彩色超声等检查明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