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血脂及血糖是人体最常用的三个指标,它们的高低能够衡量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只有了解这三个指标,才能管理好我们的健康,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血压、血脂、血糖指标的意义,也不知道这三个指标到了何种程度才算是合格的,小编整理了这三个指标的对照表,供大家参考。
”快来领取房颤系列资料啦~
最全面的血压、血脂及血糖对照表
作者·Alice
来源·医格心领域
一、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的心室收缩时动脉血管内最高的压力,而舒张压是指心室舒张时,动脉血管内最低的压力。人体的血压在一天当中是有相应变化,通常在清晨7:00~9:00和下午16:00~18:00出现高峰,夜间2:00~3:00出现低谷。
如果属于高血压患者,应该针对高血压的水平和相关症状,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积极的治疗;如果不是高血压患者,也要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及时进行血压测量,参考血压对照表(表1~2),明确自己的血压指标情况,及时发现高血压,尽早治疗高血压。
表1: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
温馨提示,以上统计数据为98年完成的,现在人平均血压有所增加。如果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则需要一个反复测量和监测的过程,如果确定是患有高血压,那么就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确定病因并施以治疗。
表2、高血压诊断的一般参考指标
需要强调的是,多种因素会影响血压检测结果,例如,血压计精确性、、测量方法的正确性、测量室的温度及被测量人情绪激动、紧张等都会影响到血压测值。因此,单次测量结果不能作为诊断结果,应该非同日的同一时间3次反复测量才能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至少血压有两次升高才能诊断高血压。45岁以后或者有血脑血管冰水的人,应该每天按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此对照表为常规对照表,如果伴有其他疾病,应该以专业医生的建议为准。
二、血脂血液中的脂质称为血脂,它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及游离脂肪酸。血脂广泛存在人体之中(表3),通常临床上常规检查的血脂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总胆固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其水平因生活条件(运动或饮食)而异。总胆固醇增加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各种高脂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总胆固醇降低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贫血、各种脂蛋白缺陷状态、肝硬化及恶性肿瘤等。
2、甘油三酯:血清甘油三酯是所有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总和。临床上作为一项重要的血脂常规测定指标,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共同作为血脂测定的基本项目。甘油三酯增高多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等。甘油三酯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由磷脂、载脂蛋白、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磷脂和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临床上称其为“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急性应激反应(外科手术、损伤、心肌梗塞)、糖尿病及急性肝病等。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载体,低密度脂蛋白通过结合其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被降解和转化,其在临床上被称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多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及肝病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表3、血脂一般参考值
三、血糖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维持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需要。血糖检测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程度的主要指标(表4)。
长期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高血糖可引起微血管病变,其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出现相应病变,使患者身受病痛折磨。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治疗不及时,会促使微血管病变得加重和发展,使患者致盲、致残。另外,高血糖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即诱发一些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低血糖会让人表现出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颤抖、饥饿感等症状,严重的低血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嗜睡甚至昏迷。低血糖多见于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它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以致危及患者生命。
表4、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
在临床上糖尿病一般分为:轻度糖尿病:7.0~8.4mmol/L;中度糖尿:.4~10.1mmol/L;重度糖尿病:>10.11mmol/L。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糖尿病的诊断除了血糖指标参考之外,还有配合空腹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史,最好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进行相关的饮食和药物调整。
总之,上述三种指标是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参照,它们的指标也不是唯一的,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来评估我们的血压、血脂及血糖变化水平,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如果身体出现了相关的症状,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尽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疾病,将身体的损伤降低到最低,争取最大的临床获益。
延伸阅读
房颤·基础内容大汇总
ACS合并房颤患者抗栓策略
老年房颤抗凝治疗的7大原则!
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要点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