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盛夏,骄阳似火,但对于高血压患者们来说可谓是「幸福时光」,因为居高不下的血压终于可以下来一点儿了,吃药、监测可以缓一缓了!
然而,这是真的吗?
刘学波教授医院
心内科主任
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学波教授提醒,家庭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重中之重,夏季虽然测出来的血压数值会比冬天相对低一点,但并不代表全天24小时都在安全范围之内。
因此夏天依然要坚持测量血压,每天不得少于2次,并且,坚持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放松。
由于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很多老人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还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肾病、呼吸疾病等多种合并症,良好的血压记录习惯有助于专家分析病情,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那么,居家测量血压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
测血压注意这3点
测量时间:早6点~10点+下午3点~5点,或者下午5点~7点。
血压每天会有2个勺形高峰,分别是早上和下午,这2个时间内一定要注意按时测量,同时测量前休息5分钟,保证心情平稳。
测量方法:测量血压时,需要采取坐姿,休息5分钟后,将捆绑袖带的上臂放在桌子上。
捆绑袖带处与心脏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两腿放松,自然落地,确保测量数值准确。
测量频率:为确保数值准确,每天早、晚分别测量2~3次,上压(收缩压)和下压(舒张压)各取平均值,测量时每次间隔1分钟;
初诊、治疗早期或治疗方案调整时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
1、血压计一定要选用知名品牌,确保测量准确,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将血压计带到医疗机构与标准血压计进行对比校准;
2、测完血压后,一定要完整的记录结果,把测量日期、时间、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特殊情况等都记录下来,提供给医生参考。
2
夏季也要按时服药
不少老人觉得我吃药就是病人,不吃药我就是正常人,实际上这种观念危害非常大。
不少血压很高的老人实际上并没有太明显的症状,但心血管风险已经存在,一旦发生就是重大疾病。
按时用药很重要,最好能够选取每日服用一次即可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这类长效降压药物作用时间长,血压波动小。
而短效药物一旦老人漏服,就会造成血压波动。
而在运动方面,专家也提醒,高血压患者运动一定要适量,以舒缓的散步、游泳等项目为主。
经过长期监测后,每个人对自己的血压范围有一定的了解后,一旦自我感觉出现危险症状一定要立刻停止运动,寻求医生帮助,将血压恢复到安全范围内。
记得转发给家人哦,亲亲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