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基层高血压管理这么做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据《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整理

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首,血压控制不良,是心血管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26.6%,患病人数高达2.7亿,全国每四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

然而,高血压可防可控。

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

高血压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心脑血管疾病发展趋势。

年10月8日是第21个“全国高血压日”。

以下内容整理自《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

基层高血压管理流程图

管理对象:

年龄≥18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

基层高血压管理流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承担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及长期随访管理工作,识别出不适合在基层诊治的高血压患者并及时转诊。管理目标是降压达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诊断要点

1.血压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

2.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90mmHg为界,非同日三次超标确诊;

3.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

4.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5.基层高血压转诊四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

高血压诊断

高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高血压诊断

一、血压测量

测量仪器

1、选择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符合标准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定期校准。

2、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常规袖带长22~26cm,宽12cm,上臂臂围大者应换用大规格袖带。

测量方法

规范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

安静放松:去除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

位置规范:上臂袖带中心与心脏(乳头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水银柱血压计也应置于心脏水平);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cm(约两横指),松紧合适,可插入1-2指为宜。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时,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勿绑缚于袖带内。

读数精准:

电子血压计直接读取记录所显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水银柱血压计,放气过程中听到的第1音和消失音(若不消失,则取明显减弱的变调音)分别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眼睛平视水银柱液面,读取水银柱凸面顶端对应的偶数刻度值,即以0,2,4,6,8结尾,如/94mmHg。避免全部粗略读为尾数0或5的血压值。

注意:

(1)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20mmHg,应转诊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确诊期间的血压测量,需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若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测量第3次,取读数最接近的两次的平均值记录。

二、诊断标准

1、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首诊发现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建议在4周内复查两次,非同日3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

若首诊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伴有急性症状者建议立即转诊;无明显症状者,排除其他可能的诱因,并安静休息后复测仍达此标准,即可确诊,建议立即给予药物治疗。

2、诊断不确定或怀疑“白大衣高血压”,有条件的可结合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辅助诊断。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诊断高血压的标准见表1,具体参见《手册》;无条件的,建议转诊。

3、注意鉴别伴有紧急或危重情况、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等需转诊的情况。

4、特殊定义:

白大衣高血压:反复出现的诊室血压升高,而诊室外的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正常。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

(确认过眼神,认真的同学,终于被你滚到底了)

降压目标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90mmHg。年龄≥80岁且未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降压目标为: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90mmHg

生活方式干预

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

一些生活方式干预方法,不但可明显降低血压,也可预防心血管病,如戒烟、减轻体重、适度运动等,应大力提倡。各类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见表2。

*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皮垫后水平装满可盛6克食盐。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患者共同讨论需要改善的生活方式,制定最终目标,每次随访根据改善情况设定近期的具体目标,为患者提供咨询、鼓励其坚持。为提高可行性,可根据患者意愿,每次有针对性地选择1~2项需改善的生活方式,持续督促、追踪。

高血压药物治疗流程图

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仅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一、无合并症高血压药物治疗流程图

二、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治疗方案推荐表

用药注意事项

每次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后建议观察2~4周,评价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避免频繁更换药物,除非出现不良反应等不耐受或需紧急处理的情况。

ACEI与ARB一般不联用。A与B不作为两药联用的常规推荐,除非针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

高血压长期随访管理

未达标患者

随访频率:每2~4周,直至血压达标。

随访内容:查体(血压、心率、心律),生活方式评估及建议,服药情况,调整治疗。

已达标患者

频率:每3个月1次。

内容:有无再住院的新发合并症,查体(血压、心率、心律,超重或肥胖者应监测体重及腰围),生活方式评估及建议,了解服药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

年度评估

内容:除上述每3个月随访事项外,还需再次测量体重、腰围,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同初诊评估,即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肌酐、尿酸、谷丙转氨酶、血钾、血糖、血脂)、心电图。有条件者可选做: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尿白蛋白/肌酐、胸片、眼底检查等。

附:常用降压药物用法、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

(点击查看大图)

转自:基层医生公社

联系我们:()

()









































元旦预防白癜风
白癜风怎么诊断症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pp/43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