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曹瑞华,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根据WHO报告,全球每8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高血压病。中国高血压的流行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据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我国年龄≥18岁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5.2%,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
随着高血压患病人群的增多,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家庭自测血压逐渐显出重要地位,不仅可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更能全面反映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但是,在自测血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和疑惑,又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指导,该如何处理好呢?专家是这样说的——
图片来源网络
Q1:在医院测量血压?
目前测量血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对于日常监测血压来说,首选家庭自测血压,经济便捷。医院看病需要排队等候,甚至要等1-2小时,如果仅仅是为了测量血压,是不提倡的,占用了紧张的医疗资源不说,自己也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其次,家庭自测血压更符合日常状态,测出的血压更能反映日常血压的真实水平。医院看病取药时测一次血压也是可以的,可以间接校正一下家用血压计的准确性。
Q2:哪种血压计更准确?
水银柱血压计是所有血压计中最准确的一种。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电子血压计已普遍被应用,准确性也很高。如果不是专业人员,对水银柱血压计的操作存在困难或不确定性,不建议使用水银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可以定期校正提高准确性,仍是家用血压计的首选。
Q3:测量血压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是安静休息5-10分钟后坐位测量,最好选择上臂式血压计,测量时手肘放在桌上与心脏同一水平。手肘高于心脏水平时,测出的血压相对偏低;手肘高于心脏水平时,测出的血压相对偏高。测量血压过程中不要讲话,上臂尽量保持不动。
Q4:血压多高才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正常血压范围为90-/60-90mmHg。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如果已经诊断了高血压,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也仍然诊断为高血压。
Q5:高血压的发病有哪些影响因素?
高血压的发生是遗传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升高,发病年龄也较早,这是高血压不可改变的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
Q6:没有症状,那是高血压吗?
有些患者血压高到/mmHg没有任何症状,觉得自己没问题,也不吃降压药,这种行为是很危险的,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脑出血、心肌梗死等致命性事件。有些患者血压高到/90mmHg就头晕,这恰恰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为了缓解不适症状,血压就会控制的很好。所以,症状不是衡量血压高低的标准,要用测量到的血压数据说话,血压高于诊断标准就是高血压病。
Q7:在家测量血压正常,到医院测量血压升高怎么回事儿?
有些患者反映自己在家测血压都是正常的,到医院就升高,感到很奇怪。当然,面对这种问题首先要校正一下自己的血压计是否准确。除去血压计的问题,常见的就是白大衣高血压。医院后交感神经兴奋和精神紧张有关。这类血压近年来被认为是高血压的早期表现,也应引起重视,坚持在家中自我监测血压,不要置之不理。
编辑:纪阿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