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人体的重要生命体征,血压测量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和调整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测量血压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医护人员几乎每天都在为患者测量血压,但能完全正确、规范的测量血压的比例并不高。这一期主要总结血压测量中的要点和易错点,帮助广大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一、血压测量的基本要求
1、测量前准备
①受测者:测血压前30min内不喝咖啡或酒,不剧烈活动,心绪平稳。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10min。
②测量条件:坐位测量需要准备适合受测者手臂高度的桌子,以及有靠背的椅子;卧位测量需准备受测者肘部能外展45o的诊疗床。
③环境条件:适当空间,适宜温度,环境安静,无噪音。
④仪器:采用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批准和定期校准的合格台式水银血压计、其他款式的血压计,或经国际标准验证合格的动态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等。
2、测量要求
①常规测量上臂血压;建议初次测量左右上臂血压(肱动脉处),以血压高的一侧作为血压测量的上肢。
②当左右上臂血压(收缩压)差值>20mmHg时,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
③老年人及糖尿病或某些疾病患者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建议测量多种体位血压。
3、听诊方法
观察水银柱上升高度,在气囊内压力达到使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然后松开放气旋钮,使气囊匀速缓慢放气,同时应水平注视水银柱凸面。在放气过程中,当听到第一次肱动脉搏动声响(柯氏音第Ⅰ音)时,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为收缩压;当随着水银柱继续下降,声音突然变小,最终消失时(柯氏音第Ⅴ音),水银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二、血压测量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1.上臂怎么放?
测量血压时气囊位置应该与右心房水平同高: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右心房水平,测得值偏高;如果上臂高于心脏水平,测得值偏低。每高于或低于心脏水平2.5cm,血压相差2mmHg。坐位时,右心房水平位于胸骨中部,第四肋水平。
2.左右上臂血压以哪个为准?
约20%的人左右上臂血压差别>10mmHg(称为臂间血压差异),因此推荐第一次检查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臂间血压差异持续>20mmHg时高度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及上肢动脉闭塞。当左右上臂血压不一致时,采用数值较高侧手臂测量的血压值。
3.袖带怎么用?
袖带气囊中部放置于上臂肱动脉的上方,袖带边缘不要卷起以免袖带起止血带的作用。袖带的下缘在肘窝的上方2-3cm。袖带绑得太紧,测出的收缩压、舒张压都偏低。绑得太松可使测得的血压偏高。一般认为能塞进2个指头时正合适。
4.充放气速度
缓慢均匀放气,速度为每搏心跳下降2-4mmHg,放气速度过快,可使测得的收缩压偏低而舒张压偏高。当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时推荐放气速度为每搏心跳下降2mmHg。
5.尾数偏好
所谓尾数偏好,是指将血压读数习惯性记录为末位0或5mmHg,此现象要尽量避免,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记录血压值尾数应精确到2mmHg,即0、2、4、6、8mmHg的尾数。
6.舒张压的判断
传统上柯氏音分5个时相(见表);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最终消失音(第Ⅴ时相柯氏音)时水银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但部分人群(比如<12岁儿童、孕妇、老年人、严重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当袖带压力降为0时,仍可以听到声音,这些人群以变音(第Ⅳ时相柯氏音)作为舒张压的数值,并在测量值后加以标注“变音”读数。
7.听诊无音间歇现象
具有脉压增大的老年患者,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柯氏音有时不能听到,而在袖带继续放气时又重新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听诊无音间歇。这种现象会低估收缩压,可能是由于动脉内血压的波动引起,多发生于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在袖带充气之前将手臂抬高过头部30s,然后将手臂放到通常的位置继续测量,常常可以消除听诊无音间歇。
8.伴有心律失常
主要是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异位心律。对于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40次/min),测量血压时放气速度要比正常时慢,通常使得每搏心跳水银柱下降不超过2mmHg;心率不齐的特别是房颤时,血压测量充其量只能获得较为粗糙的数值,这种情况只能通过重复测量来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
9.伴有妊娠
正常妊娠早中期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孕前下降5mmHg,晚期逐渐恢复到孕前水平。血压测量以收缩压为准,舒张压受妊娠的影响变异较大。
来源:心希望快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