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亏钱效应爆炸日久光电澳弘电子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便宜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号主小罗,长期混迹于机构和游资私募圈,目前是一个死磕自己,为专业投资者提供热点深度分析和个股逻辑解析的独立题材研究组组长本号以个股基本面以及第一手信息为切入口,通过深度挖掘和整理,帮助专业投资者理解题材的逻辑潜力,挖掘牛股预期差机会,目标打造全网最全面,最深度、最超前和独立客观的题材智库,欢迎留言交流,共享挖掘资料。(注意:文中红色字体代表重点和可能有预期差的个股,绿色的代表可能的风险点,全文所提个股皆为信息分享,非荐股,网友盲目操作盈亏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市场总观

一开盘,紫光国微就低开低走,很快跌停,同时大跌的还有睿创微纳,盘中跌幅最高达到-11%,而新股立昂微今天正式开板,竞价涨幅仅有+4.88%,但开盘后却快速冲向涨停,一边是老芯片急跌,一边是新芯片急涨,这是否意味着做芯片资金,在迎新弃旧,昨天是华润微大跌,今天轮到紫光国微,但立昂微却迎来第23个涨停,成交爆出天量,换手高达64.78%,龙虎榜应该会出现机构席位大量买入,但如果没有机构席位,仅仅是大游资,那明天竞价压力就很大了。

大盘今天收绿,虽然只是微微下跌-0.09%,但两市下跌个股却高达家,仅有家上涨,量能环比昨天增加约亿,今天个股的下跌,有点恐慌的味道,全天都是抛盘,虽然银行在拉,板块全红,成都银行一度上涨9%,但大盘连翻红都非常艰难,下午5G拉升一波,中国联通也出点力,彩讯股份一口气直拉15%,但依然回天无力,还是靠量子科技盘中利好,才带动一波小反弹。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高度戒备,大盘可能出现快速下跌,两市或出现大量超过10%的跌幅,资金依旧在超级热门股博弈,但一旦集体退潮,杀伤力会非常大,所以要控制好仓位,银行被资金涌入,一般都是行情末期出现,行情初期会由券商领涨,所以银行越涨,创业板可能越跌,可转债越疯狂,风险就越大。

独立个股

独立个股板块的注解:

独立个股的标的,由罗老师团队从券商内部资料、研报、网络资料、电话纪要等多方向渠道整理,单纯分享逻辑,而非立刻指导买入建议;

若当后续盘面持续异动时可熟知异动的逻辑。

选取挖掘标的的方向有:

①盘面持续异动,且题材较独立(今后有机会发散到板块炒作)

②机构大笔买入的个股

③股权转让

④研报最新给予超高目标价的个股,及时分享

浩丰科技,3板,盘中利好消息刺激,云计算+量子通信+快手+澄清公告+减持公告

1、军工、云计算;10月19日互动平台称,公司正筹划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北京信远通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信远通是一家基于超融合架构的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标的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立足自主研发,立足市场需求”的理念,致力于云计算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在基础云服务产品领域形成了较多完全自主代码的产品和技术,标的公司超融合架构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在高性能分布式存储、国产主机融合演进、多业务融合优化等方面拥有完全自主核心技术和独特优势,同时充分结合中国本地化IT建设需求和市场特点,满足党政军及企业客户基于自主可控、数据存储安全等因素的私有云部署需求,能够较完整的覆盖多种部署模式的云计算IaaS层服务。

2、量子通讯:子公司浩丰品视确实拥有量子应用安全服务平台的软件著作权,但在量子应用方面如何形成产业化尚在摸索阶段。

3、快手抖音直播:公司给字节跳动、快手平台有提供基于存储、视频培训等方面的IT系统解决方案,但整体金额占公司营收规模较小。

4、减持公告:10月20日公告,股东李卫东、张召辉拟于自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十二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万股,占总股本比重不超4.%。

5、澄清公告:10月20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尚未在量子应用领域形成相关产品,目前该项技术对公司营业收入无任何影响,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6、盘中利好消息:科技部:大力发展以量子技术等为特征的新一代高新技术。

日久光电,新股,国内ITO导电膜龙头企业,合理估值25元。

1、日久光电

国内ITO导电膜龙头企业,年ITO导电膜全球市占率20%,从事的是柔性透明光学材料涂布和触摸屏透明导电膜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的ITO导电膜。年ITO导电膜营收5.27亿,占比95.51%,光学装饰膜15.06万,占比2.73%。

2、日久光电是国内柔性光学导电材料行业的领先公司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定制化开展相关功能性薄膜的研发和加工服务。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为ITO导电膜,该产品为具有优异导电性能及光学性能的薄膜材料,是目前制备触摸屏等器件最常应用的高透光学导电膜材料。产品可应用于各类触控方式的人机交互终端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商用显示、工业控制、办公、教育等场景。目前公司下游客户已覆盖合力泰、台冠科技、蓝思科技、南京华睿川、业际电子、信利光电、帝晶光电、骏达光电、贵州达沃斯、联创电子等触控模组厂商,终端客户包括华为、小米、传音、OPPO、联想、魅族、中兴、TCL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及若干国外知名客户。公司掌握了湿法精密涂布技术、精密贴合技术、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三项核心技术,从而实现了IM消影膜的大批量稳定生产能力、产品光学性能的提升和复杂光学膜系的实现能力。公司是国内首家掌握上游主要原材料之一IM消影膜批量稳定生产能力的企业,年度实现IM消影膜完全自产,有效降低了对上游日系厂商的依赖及生产成本,毛利率提升的同时公司产品价格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根据富士总研(FujiChimeraResearchInstitute,Inc.)的研究报告,日久光电在所处行业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仅次于日东电工。其他国内外厂商如日本尾池、日本积水、韩国LG、万顺新材等也有一定ITO导电膜的出货量。从全球市场来看,日东电工ITO导电膜的市场占有率约45%,日久光电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0%。

3、柔性光学导电材料主要应用市场需求稳中有升,外挂式OLED屏幕技术发展带来新风口。

公司产品主营应用场景为消费电子领域中薄膜式外挂电容触摸屏和中大型商业显示触摸屏中外挂电容屏的技术路线。在消费电子领域,外挂式OLED屏幕技术路线成为市场首选将有效带动柔性屏幕相关产业需求提增,随着苹果在iPhoneX上改变原本In-Cell技术而首次使用了外挂式OLED屏幕的技术路线后有效引领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目前薄膜式外挂式电容屏是行业内的主流路线之一,这给柔性光学导电材料产业带来新的风口,公司产品未来需求前景较好。随着5G时代来临,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将因制式的原因被大规模替换,Gartner公司预测,年5G手机的总销量将达到2.21亿部,年5G手机的总销量将翻一番以上,达到4.89亿部。非洲、拉美、中东、南亚及东南亚国家的智能机对功能机的替代浪潮将形成较大市场需求,如果智能手机覆盖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非洲、印度将新增超过9亿智能手机用户,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1.亿部,同比增长8%,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在中大型商业显示触摸屏领域,随着国家对新型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5G、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商用显示作为终端应用的载体,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预计年中国商用显示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公司产品下游需求稳步增长。

4、行业:

(1)从柔性光学导电材料行业来看,其为功能性膜材料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年起,柔性光学导电材料市场持续高增长,至年左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增速放缓,导致触摸屏市场迎来成熟期。以日东电工为主的日系厂商在日本进行生产,出货量占据柔性光学导电材料整体市场的半数以上。中国厂商以日久光电等厂商为主,在中国境内进行生产,依托中国触控模组厂商客户,销售量增长迅速,市场占有率逐年升高。根据富士总研的研究报告,年全球ITO导电膜出货量为万平方米,预计未来将维持小幅增长。

(2)从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的终端市场来看,近年来最主要的是消费电子市场,终端应用领域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目前正向智能音箱、智能穿戴等领域拓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将会重新进入增长期。Gartner公司预测,年5G手机的总销量将达到2.21亿部,年5G手机的总销量将翻一番以上,达到4.89亿部。尽管全球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小幅下降,但存量市场仍然十分可观,可拆卸平板电脑等新类型的平板电脑或将给该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达到1.亿台,相比年增长达70.4%,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音箱仍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

5、竞争格局:

目前,柔性光学导电材料行业为充分市场竞争行业,其竞争格局经过了行业初期的日系厂商垄断;行业发展期的日本、韩国、中国(含台湾地区)厂商多元竞争;行业成熟期的领先厂商行业集中度提升等几个阶段。年之后,大多数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厂家,和部分日系厂家已逐步退出该市场,除以日东电工为主的少数日系厂家外,主要供应商均为国产厂商。年,日东电工的全球ITO导电膜行业市场占有率为第一,约45%,日久光电的全球ITO导电膜行业市场占有率为第二,约20%。其他国内外厂商如日本尾池、日本积水、韩国LG、万顺新材(.SZ)等也有一定ITO导电膜的出货量。目前,日东电工的产能逐渐向COP基材的ITO导电膜转移,LG的ITO导电膜产量也在逐渐萎缩,国内的一线厂商如日久光电将填补这部分市场空白,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

6、-年营业收入3.24亿、4.66亿和5.51亿,复合增长率为30.29%,归母净利润万、万和万,复合增长率为44.58%,预计三季报业绩:净利润万元左右,增长幅度为3.69%左右,毛利率为30.23%、34.59%和35.44%,可比公司:万顺新材、激智科技、三利谱,发行价格6.57,发行PE22.99,行业PE50.41,流通市值4.62亿、市值18.46亿。

澳弘电子,印刷电路板生产商,合理估值40~45元附近。

1、澳弘电子,印刷电路板生产商,主营业务从事印制电路板(PCB)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的PCB产品包括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等,主要应用于家电、电源、能源、工业控制、通信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年双面板3.93亿,占比46.54%,单面板3.71亿,占比43.92%,多层板万,占比7.39%。

2、公司生产的PCB产品主要用于家电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家电行业用PCB产品销售占比分别为88.48%、87.31%和86.29%,家电企业客户包括海尔、海信、美的、奥克斯、小天鹅、荣事达等国内大型知名家电企业,以及BSH(博西华)、LG(乐金)、Whirlpool(惠而浦)等国外大型知名跨国家电企业。公司是家电行业用PCB制造领域主要供应商。同时,公司与阳光电源、台湾台达、、EMERSON(艾默生)、Melecs(美乐科斯)、NPES.r.l、Diehl(代傲)、Katek、MIL-Solar等家电、电源、汽车领域知名企业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多次被评为“优秀供应商”或“战略供应商”。按照年度营业收入在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0位,按照年度毛利金额在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0位。发行人重点业务地区集中在境内,年境内营业收入在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9位。

3、行业:

(1)我国PCB产值全球第一,应用领域多元化。根据Prismark的统计数据,年中国大陆的PCB行业产值为.02亿美元,产值同比年增长9.99%,增幅超过同期全球的6%,行业产值占全球总产值52.41%。-年,中国大陆PCB行业产值从.37亿美元增长到.02亿美元,期间行业产值年复合增长率为8.08%,远超同期2.23%的全球PCB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产值占比也从31.2%提高到52.41%。到年中国大陆PCB行业总产值将维持在4.4%的年复合增长率,略高于全球PCB行业总产值3.7%的增速。预计到年中国大陆PCB行业产值占全球比重将提高到54.3%,全球PCB产能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PCB应用领域集中于通讯、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军事/航天和医疗器械等行业,年的应用占比分别为33.4%、29.4%、15.1%、10.1%、5.1%、4.7%和2.2%,通讯、计算机和消费电子的PCB应用市场占比合计达77.9%,占据了PCB较大的应用市场。

(2)行业发展趋势主要受行业阶段特点和下游应用需求的影响,电子产品轻薄短小和高速高频的特点将催化PCB行业向高密度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未来产业技术持续升级,优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优势,通过扩充产能、兼并收购、产品升级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通过“机器代人”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化生产线可制定最优的排产方案,实现柔性生产满足不同批量、不同种类的产品生产需求,精细化管理将实现提升产品的流转速度、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4、竞争格局:

根据Prismark统计,中国大陆PCB行业产值在年占全球的52.41%,在单/双面板及普通多层板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内PCB上市公司共23家,以内资企业为主,包括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公司,主营产品包括从单/双面板至高阶HDI的所有产品,专注于消费电子、通信、电源、汽车电子、军工/航天、医疗/工控等各个领域。

5、-年营业收入8.02亿、8.37亿和8.45亿,复合增长率为2.59%,归母净利润万、1.01亿和1.24亿,复合增长率为12.20%,毛利率为28.25%、28.58%和28.93%。预计三季报业绩:净利润8万元至万元,下降幅度为-8.68%至-1.92%。可比公司:胜宏科技、世运电路、奥士康、广东骏亚、明阳电路、景旺电子、依顿电子,发行价格18.23,发行PE22.98,行业PE50.41,流通市值6.51亿,市值26.07亿。

明日机会前瞻

含汞医疗器械面临淘汰、家用设备开启升级换代----------近日,国家药监局在其网站发布《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汞俗称水银,是常温下以液态存在的金属,有剧毒、会挥发,且温度越高挥发越快。水银体温计若摔碎,将危害人体健康。相对于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更加方便快捷。目前市面上所售的体温计主要分为三种: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和红外线体温计。电子和水银体温计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红外线适宜于大群体使用。业内专家表示,电子体温计将逐步代替水银体温计。相关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将受益。家用医疗器械行业是医疗器械领域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之一,居民消费升级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是医疗需求增加的推动力,制氧机、电子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疾病监控系统等便携式医疗设备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据悉,欧美国家家用医疗器械设备产值达到多亿美元,年增加率超过16%,被誉为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在国内,家用医疗器械的比例却占不到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产值的11%,这意味着这一市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短期而言,双十一临近,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国民健康花费或是亮点,其中家用医疗器械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zl/68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