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现代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不易引起注意,是因为在早期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而且进展也缓慢,就算比较严重的情况也就是出现头痛,耳鸣,失眠等症状,但实际上高血压会增加中风,患心脏病等风险,甚至会导致肾损伤,引发肾衰竭,出现尿毒症症状。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而言,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对于什么时候测量血压没有太多了解,白天每天的时候测一下,或者早晨起床以后去测一下,而实际上测量血压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单纯测量白天的血压可能会有一定的纰漏,因为高血压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白天血压正常,而晚上血压出现升高的情况!今天,我们就针对测量高血压的问题聊一聊,也顺便了解一下服用降压药的排序不同血压血压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血压到多少算是高血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血压的标准是。量度血压以毫米水银柱(mmHg)为单位,一般来说针对高血压的标准分为三个阶段:
1、正常血压是收缩压在毫米汞柱以内,舒张压在80毫米汞柱以内;
2、高血压前期,现在高血压前期越来越被认识,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高血压只要处理得当,是有抵抗可能恢复正常的,高血压前期标准收缩压为-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之间;
3、高血压则为收缩压大于等于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
一般来说在高血压前期阶段就应该进行血压的控制,避免血压持续升高进入高血压状态,主要是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过一旦进入高血压疾病阶段,就可能需要患者服药进行治疗了。
夜晚高血压危害更大了解了血压的标准,我们再来看测量血压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一早起床量血压更好,这可能跟传统观念有一定的关系,一觉醒来看看自己血压好不好肯定是最关系的,另外大部分的体检项目也是晨起测量,所以早晨量血压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不过研究显示,可能夜间检查血压比早上血压更重要。
美国的相关研究显示,夜晚的高血压其实是“无声的杀手”,测量血压要晚上测量,研究发现夜晚收缩压的变化对于人体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更大,会增加发病的风险,因为夜晚的收缩压会比早晨高20毫米汞柱,因此患高血压和高血压的风险提升了18%,患心衰的风险提高了25%。因此夜晚的血压更能反映心血管的健康,也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素。
一起床量血压不准?应该早晚都测量血压同样,发表在医学杂志《Circulation》的论文显示,夜晚的收缩压变化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影响大。该研究通过测试名健康的测试者,通过穿戴的血压计,每天都测量早晨和晚上的血压,结果发现夜间血压收缩压数字,比早晨高,而在名测试者中,如果早晨血压正常,但晚间血压比较高的话,那么出现心脏衰竭的风险会增加一倍。
按照正常的情况,一般来说人体会在白天清醒的时候血压高,到了晚上休息或者临睡时出现回落,但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出现夜间血压不降反升的情况呢?研究显示,当人体体内的钠含量高,并且从肾排出的时候,血压就会上升,一般来说,人体在白天血压较高足够排除钠,但问题在于不少人饮食习惯的问题导致钠盐摄入较高,白天来不及排除足够的钠,所以就要在晚上继续排除,这样的话血压就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因此,美国心脏协会认为,最理想的测血压时间是在夜间,夜间的血压更能反映心血管健康。因此,如果有高血压问题,就不要只在早上量血压,记得在晚上也要量血压,监测自己的血压变化。不过由于高血压成因不同,推荐患者有可能的话尽量早晚均测量血压,而且最好定时测量。
夜间服用降压药物效果更明显欧洲心脏病学会资料指,夜晚或睡前服降压药,比早晨服药,更为有效!这项研究对2万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随机要求患者在早晨醒来,或睡前服降压药,并平均追踪患者超过6年。
结果发现,睡前服药的患者,比早上服药的患者,死于或出现心脏病发,心肌梗死,中风,心脏衰竭,或需要进行心血管重建手术的风险,降低45%。
这项研究跟夜间血压升高的情况有相对性,也再次证明,夜间血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问题,所以也推荐高血压患者在夜间服用降压药,不过在服药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毕竟不同病因引发的高血压,在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
血压控制不好可能会有严重的并发症血压控制不好,会导致血管内壁出现损伤,出现损伤血管会自行修复,如果血压仍然较高,损伤会持续,就会出现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脂肪堆积,出现血管的粥样硬化,让血管失去弹性,进一步加重血压问题。
而人体的血管连通每个组织、器官,血管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必然也会增加器官的健康风险,于是可能会出现:
1、冠心病
2、心衰
3、中风
4、视网膜的病变
5、高血压肾病,导致肾衰
高血压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一旦进入这个阶段,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对待高血压不能大意,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日常预防高血压12个关键点高血压患者应该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