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管理工作是基层卫生重点工作之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承担着对基层辖区居民高血压的监测和用药职责,家庭血压监测不仅对基层医生意义重大,对患者的宣教也有着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高血压联盟《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家庭血压检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中指出,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
仅8%的患者掌握电子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我国家庭血压监测的应用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血压计持有率低、有效使用率低;患者对血压计的使用方法欠正确;缺乏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建议;血压管理信息与通信技术较落后等。
年,1项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2.6%、34.1%、9.3%,并且整体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高血压给全球医学界,尤其是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带来严峻挑战。
几项综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调查发现,仅8%的患者掌握电子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大多数患者对电子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了解;仅有19%高血压患者经过规范的测血压培训,90%患者未对所使用的血压计进行定期检定、维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仪器的准确性;患者对电子血压计的选择也比较盲目。
“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3.2%且逐渐趋于年轻化,预计患病人数已达2.7亿,然而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于较低水平。”上海交通大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教授在接受央广网的采访中表示:“对高血压认知不足、服药依从性差等,成为影响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重要因素。”
这就需要我们在知晓率和治疗控制率两方面不断提升技术能力。通过测量血压,使每个人知晓自己的血压高低以及是否需要管理;使已经诊断出高血压患者知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家庭血压监测就凸显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选用哪种血压计更好?
如今,随着家庭血压监测得到普及,电子血压计已经进入普遍家庭。家庭血压监测虽已取得了许多“量”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低质”的问题。所以,如何选用更优质的血压计尤为重要。
《指南》指出,上臂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是家庭血压测量的优先推荐。经过验证,上臂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较好,临床研究证据较多,且测量方法易于掌握。
如果选用腕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则需严格按照血压计的使用说明进行血压测量。使用腕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不需暴露上臂,对于在寒冷地区或脱衣服不方便者(残疾人)使用较方便,但不同血压计之间前臂的放置方法差别较大。
手指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听诊法汞柱血压计以及听诊法模拟汞柱或气压表式血压计都不建议在家庭中使用。手指血压测量结果与上臂血压之间有较大差别,且变异较大;汞柱血压计、模拟汞柱或气压表式血压计均对听诊要求较高,且汞是一种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
还有各种类型的无袖带血压计也不推荐使用,因截至目前,这样的血压测量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无任何无袖带血压计通过标准方案的准确性验证。
如何正确进行家庭血压测量?
家庭血压监测在家中进行,因而会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综合考虑各国指南建议以及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参考我国有关研究结果,《指南》建议,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座位休息5min后,测量2~3次,间隔1min。
考虑我国居民晚饭时间较早,因此建议,晚间血压测量于晚饭后、上床睡觉前进行。不论早上,还是晚上,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为了确保家庭血压监测的质量,血压监测期间应记录起床时间、上床睡觉时间、三餐时间及服药时间。
《指南》强调,血压计在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校准,至少每年1次。可于购买处或就医处寻求帮助,进行校准。一些销售网络较完善的企业通常也会提供其所售血压计的校准服务。
测压指南
规范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
安静放松:去除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
位置规范:上臂袖带中心与心脏(乳头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水银柱血压计也应置于心脏水平);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cm(约两横指),松紧合适,可插入1-2指为宜。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时,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勿绑缚于袖带内。
读数精准:
电子血压计直接读取记录所显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水银柱血压计,放气过程中听到的第1音和消失音(若不消失,则取明显减弱的变调音)分别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眼睛平视水银柱液面,读取水银柱凸面顶端对应的偶数刻度值,即以0,2,4,6,8结尾,如/94mmHg。避免全部粗略读为尾数0或5的血压值。
参考资料:《家庭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价值及应用现状》《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本文首发:基层卫生健康本文作者:杨丹丹责任编辑:孙雪娇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