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医疗服务行业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快速成长,被认为是当前医疗行业中的优选板块。有分析指出,我国人口红利表明上看从年开始逐步消失,但是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才刚刚开始,医院、医院、分级诊疗、养老健康、CRO等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从上市公司情况来看,wind资讯统计结果显示,当前A股属于医疗服务申万二级行业的上市公司共有10家,分别是宜华健康、金陵药业、恒康医疗、信邦制药、爱尔眼科、迪安诊断、泰格医药、博济医药、通策医疗和润达医疗。截至3月24日,行业共有7家公司公布年年报,除了博济医药以外,其他已公布年报公司均顺利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通策医疗、迪安诊断、爱尔眼科业绩增速分别达到74.79%、40.3%和38.15%,增幅明显。
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认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逐步在实施,进入医疗服务行业的各方资本将持续受益于相关政策松绑。医疗服务中的养老产业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建议沿着国家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投资机会。
“我们看好已布局养老的行业先行者。”张镭表示,首先是涉足养老核心产业-康复医疗并已具备可行性和连锁化潜力发展模式的企业,推荐湖南发展、和佳股份。其次是,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的企业,推荐澳洋科技、桂林三金。张镭同时指出,跨界转型到医药/医疗行业的企业值得深挖。建议 广州广证恒生证券分析师王亮认为,儿童人口总量增加且患病率高企,儿童医疗刚需强劲。儿童医疗服务前景可观,建议 迪安诊断精准医疗等业务前景广阔
从主营业务结构来看,诊断服务年在迪安诊断主营收入中占比达到58.1%,诊断产品和健康体验业务收入占比则分别为41.04%和0.85%。西南证券分析师朱国广认为,受益分级诊疗与医改提速,公司近年收入均保持30%以上增速。总体来看,虽然短期估值较高,但公司传统业务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渠道整合方面外延预期强烈,精准医疗、健康管理等新业务市场前景广阔。
通策医疗
口腔服务高增长
华融证券分析师张科然指出,通策医疗公司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口腔服务,年公司将继续医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等中心城市布局口腔旗舰店,筹建各中国医学院大学存医院。同时推进口腔医疗服务正畸业务三级合伙人制度,通过高附加值业务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爱尔眼科
医疗服务行业龙头企业
爱尔眼科公司作为医疗服务的龙头企业,被认为商业模式优秀、管理团队稳健、业绩内生增速高、外延扩张速度快、激励机制好。今年2月爱尔眼科公告宣布与支付宝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招商证券分析师李珊珊指出,公司的“互联网+医疗”战略开始实质性深入推进。总体来看,公司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医院网点覆盖与强强联合的线上互联网布局相得益彰,加上持续高速的业绩成长将使公司长期具备投资吸引力。
2、医疗器械
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医疗器械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期待,尤其是将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时一些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壁垒、产品质量上取得了较大突破,某些产品已具备了与国外企业相抗衡的实力。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未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进口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可期。未来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也受到市场的看好。以华润万东、理邦仪器、迪瑞医疗、东软集团等为代表的国产替代进口预期强烈高性能医疗器械制造商亦在资本市场上受到了多方 上海证券分析师魏赟认为,从整个年的政策看,国家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是大力扶持的,行业地位与重要性大幅提升,进口替代成行业发展主要趋势,法规政策频频出台,法规向国际化看齐,行业监管不断趋严。预计这种趋势在年仍将延续,国家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扶持力度不会改变。
魏赟建议 平安证券分析师魏巍表示,3月23日CFDA总局与国家卫计委公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该政策的落实将提升临床试验的质量,做到规范、严谨和可追溯,驱逐以低价为卖点、试验过程粗放、结果可信度低的参与者。也必然抬升临床试验的成本,挤压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医械企业,使产业趋于集中化,利好行业中高技术能级的龙头企业,如:乐普医疗、华润万东、鱼跃医疗、凯利泰等。
潜力股精选华润万东
向“设备+服务”提供商转型
上海证券分析师魏赟指出,华润万东公司在新的控股股东鱼跃科技入主后进行的一系列机制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经营效率大大提高,把握国家大力扶持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发展的机遇,影像诊断设备主业迎来快速发展;借分级诊疗制度推行之东风,积极发展第三方影像诊断中心业务,完成从设备制造商到“设备+服务”提供商的转型;与阿里健康展开合作,强强联手,助推公司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发展。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DR系列产品保持国内第一,未来将进一步实现核心部件的规模化生产。
东软集团
东软医疗IT实力代表国内最高水平
长江证券分析师马先文认为,东软集团的大健康布局囊括了医疗IT(社保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公共卫生信息化、电子病历、HIS、CIS、LIS、PACS、医保控费、药店信息化等)、医疗器械(CT、PET/CT、核磁、彩超等10大系列50余种产品)、在线医疗(云医院)、线下熙康门诊等,几乎覆盖医疗的全生命周期。东软医疗IT实力代表国内最高水平,产品线最全、客户覆盖面最广、数据获取维度最多、云医院落地最快,将真正参与到医疗、医保、医药、保险、健康管理等实体服务中。
尚荣医疗
未来三年游击有望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
国海证券分析师谭倩表示,尚医院医院物流、耗材器械、后勤管理、信息化等领域,在平台上不断完善产业链、增加新的利润点。公司通过收购普尔德医疗、锦洲医械切入手术卫生耗材、骨科器械领域,目前医用耗材的收入占比超过50%,毛利占比约三分之一。医院建设市场的龙头企业最为受益,随着订单逐步进入结算期,公司业绩未来三年有望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定位于打造平台型公司,医院物流、医院管理,医院数量的增加,公司的平台价值将逐步显现。
3、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像一阵旋风席卷向所有行业,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务及商务对医疗大数据的需求,推动医疗信息化接近爆炸式发展的临界点。
中泰证券指出,在政策和需求驱动下医疗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景气上升期,医院端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医学影像等系统的部署将成为行业主要增长点,预计行业将保持在15%-20%左右的增速;同时我国各地市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招投标正在快速展开,预计未来几年公共卫生信息化将保持在20%-30%的高速增长。
“互联网+医疗”正不断落地。3月9日起,广东医生多点执业获得重大突破。而今,广东医生被“松绑”,成为“有限自由人”。
3月16日,广州医院、上海荷福集团胤天云计算公司共建“云医院”战略签约仪式举行。“云医院平台”利用互联网+打通数据链,生成的数据在云计算中心虚拟显示,医院可同步查看居民健康档案,医院的问诊、医药监管等各方面的问题。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互联网医疗不仅是传统医疗的重要补充和有效辅助手段,而且具有跨越时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特点,弥补了传统医疗服务体系的明显缺陷,在政策扶持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已迎来大发展的契机。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医疗。移动互联医疗是切入大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庞大的慢性病患群体和健康管理人群为移动互联医疗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30亿元,预测到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增长率超过80%,成为互联网医疗重要分支。
上市公司中,中银国际证券表示,在医院信息化市场上领先的企业有东软集团、东华软件、创业软件、万达信息等。目前移动互联医疗领域百舸争流,主营慢病医疗产品的企业比如乐普医疗、鱼跃医疗、通化东宝、翰宇药业、三诺生物等,纷纷布局移动互联医疗。
潜力股精选创业软件()
医疗信息化第一梯队企业
创业软件为国内医疗信息化的第一梯队的企业。医院客户数家左右,医院客户数量有余家,医院总量的10%。公司依托上海闵行区的成功试点,持续加大在省、市级的区域医疗平台的投入。目前公司已经陆续承接了江西、云南、湖北、浙江四省省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这部分业务将在未来两三年里逐步转化为收入。财富证券指出,目前医疗信息化市场逐步成熟,行业龙头将在区域拓张和二三线城市的基层市场逐步占据领导地位。预计市场整体增速在15%左右,而行业龙头将获得更高的业绩增速。
万达信息()
完成医疗信息化产业链布局
万达信息是城市信息化服务领先企业,具有业内一流经营资质及丰富的业务经验,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航交通、工商管理等多个城市信息化领域已经建立了竞争优势。年公司收购上海复高%股权、宁波金唐%股权,医院信息以及社区卫生化领域,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医疗卫生信息服务领域的行业地位。东北证券指出,年公司收购上海复高%股权、宁波金唐%股权,医院信息以及社区卫生化领域,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医疗卫生信息服务领域的行业地位。公司拥有较强的业务竞争优势及良好发展前景,业绩有望保持增长势头,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鱼跃医疗()
搭建大健康管理平台
鱼跃医疗的家用OTC产品近年来依托电商平台实现了高速增长。预计年电商平台销量增长率达%,有望冲击5亿元销售目标。制氧机、电子血压计等均为热销品种,其中电子血压计线上销售已超欧姆龙。高端轮椅、雾化器及新品睡眠呼吸机均已在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未来华一医用的体温计势必也将加入其中。公司通过收购上械集团获得手术器械、卫生用品等业务线,掌握国内最多最全的手术器械及卫生材料相关证照。随着上械整合的推进及围绕相关业务的进一步并购,未来将为公司带来更多收入与利润。平安证券指出,公司布局互联网医疗搭建大健康管理平台,紧抓“医生”核心资源,牵手行业巨头,未来有望胜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