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本报告是由思享广告、瑞商网、海典软件联合发起的“用大数据看疫情”公益研究项目的系列数据分析报告之一。本次报告中,思享广告通过分析疫情发展不同阶段以及春节假期期间,线上医药大健康各品类交易数据的变化,研究发现新冠期间热销的药品及防疫品类与品种主要是哪些、线下药店核心客户是否在向线上转移、哪些企业会更受益,并结合这些核心发现,为药企带来更多营销启示。
二、数据说明
三、核心发现
1.新冠肺炎全面爆发后(1月19日后),淘宝天猫医药健康产品整体交易额有明显上升,抗击疫情的宅家行为导致春节期间通常的网购低谷被抹平,但随着疫情的缓解,消费者对疫情相关品类需求度下降,整体交易量已接近疫情发生前水平;
2.具体品类来看,疫情期间受益最明显的是医疗器械类(口罩、体温计等)、保健用品(消杀用品),近两周处方药有所上升,推测是慢病患者的需求部分转移到了线上;保健品、OTC、计生用品变化不明显;
3.医疗器械中,口罩取代血压计、血糖仪等,成为第一品类,但疫情爆发第一周基本已全面断货,目前仍未缓解;除口罩外,体温计、血氧仪等也较多受益;
4.保健食品整体下滑,属于非必要性需求,受到了疫情的抑制,其中维生素类产品受益上升明显;
5.处方药前期下滑,后期有所回升(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病购药需求);爆发期受益产品主要是奥司他韦、连花清瘟等;日常热门的男科用药需求受到了抑制;
6.OTC整体下滑,受益的主要是感冒咳嗽药、力度伸等,日常热门的肠胃用药(奥利司他)、健脾益肾、补气补血等需求受到了抑制;
7.整体来看,疫情使更多中老年人群开始尝试网购;
8.从购买的产品类型来看,较多消费者已逐步恢复日常消费习惯;
9.消费者对口罩的需求缺口仍很大。
四、对未来类似疫情来临时的营销启示
1.不确定疫情发生时品类的热销轮动与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表现在医疗器械类消杀类清热解毒抗病毒类免疫力提升类感冒药。
2.疫情期间,网上医药电商、O2O、微商的销量都会大幅度提升。
3.消杀、免疫力提升品类还有很大的长尾可以收获。
4.减肥类产品即将迎来高峰。
5.慢病品类及需要长期持续用药(恩替卡韦)的品种在疫情期间也会因为备货在网上爆发性增长。
6.近来历次疫情爆发期受益产品主要是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越来越固化。
7.疫情使得更多中老年人群开始尝试网购;线下向线上的分流比平时进一步加速。
8.强烈建议:呼吸及清热解毒抗病毒类厂家应该尽早建立流感和疫情的常年跟踪机制,以尽早发现疫情并调动供应链来应对。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图片来源:品牌方提供
亲,中国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