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竹平名师工作室曾媛文本教材解读《慈母情深》选自梁晓声小说《母亲》,是一篇节选课文。一看题目,就能知道本文主要表达的是母亲对自己深切无私的关爱,但这份“情深”深到什么程度呢?作者围绕“要钱买书”这件事向读者将这份深情款款道来,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写母亲如何不遗余力地鼓励他读书。本文开头第二自然段,连着用了两个“从来没有”,既说明这本书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多么的昂贵,也反应出作者是个知家贫懂艰辛的孩子,紧接着第四自然段“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家庭的贫穷,但即使明知道买这本书是一种奢望,可作者还是怂恿自己去找母亲要钱,由此可见,作者对读书的执念何其之深,其中也暗含着,母亲对孩子读书的态度。母亲若是不支持孩子读书,那作者也断不会去找母亲要钱买书的。紧接着,文章后面通过工厂环境、寻找母亲、母亲塞钱以及母亲和女工的对比这几个场景和细节能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母亲赚钱的艰辛和生活压在母亲肩上的重担,由此从侧面烘托出母亲在支持“我”读书这件事上的坚定。结尾部分既进一步点明文章的主旨,同时又是对开头的回应,被母亲有智慧的爱着的孩子,也必定对母亲含有体谅和感恩之心的。课文是以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时代背景的,离现在孩子来说似乎有些遥远。对于父母支持孩子读书这件事,放在现在,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且学生也比较难理解买一本是一种奢望的感觉。所以需要给学生补充适当的背景资料来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本文的课题是“慈母情深”,母亲的“慈”和“情深”是密切相关。“慈”是因为母亲在那个时代、那样的条件下依然舍得花钱给我买书读,“情深”是母亲在精神层面上良苦用心的培养作者,为作者的长远发展谋划考虑。正如《战国策》所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也是文中所想体现的有别于一般母爱的深情。结合以上文本解读,本课的学习目标确立如下:1.认识“魄、抑、颓”等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碌”等15个生字,注意“抑”的中间部分和“脊”的笔顺。2.默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场景;通过对比的方式,从细节中体会“慈母情深”,从而真正理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3.仿照课文,尝试运用细节描写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练习课后小练笔“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学习活动设计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PPT出示学生熟悉的古诗《游子吟》和冰心的《繁星》。通过这几首诗歌,唤醒学生的已知,从而打开话题。2.学生自由发言,回顾积累的关于母爱的故事和诗词。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相关文句,感受其中蕴含的慈母情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淮南子·缪称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板块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了解作者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年,高中毕业的他,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战士",在北大荒度过了7年的知青岁月。由于他擅长写作,被批准参加了全兵团的文学创作培训班。他参加文学培训班期间,创作了小说《向导》,并发表在当时的《兵团战士报》。知青生活经历,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他相继创作了北大荒知青题材的系列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等。2.检查预习,扫清障碍。PPT出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并相机板书指导书写。(1)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2)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3)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4)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5)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6)母亲掏衣兜,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指导书写:抑: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只有两笔,没有点。酷,左右结构,注意左半部分里面的短横。脊:上下结构,上半部分,先写两边再写中间的“人”。龟:多音字。(guī)乌龟;(jūn)龟裂;(qiū)龟兹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文中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母亲的辛勤劳累、伟大无私、慈祥深情的形象。板块三:聚焦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