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我区基层群众往往是“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特别是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液分析仪”;从“赤脚医生”到知名专家;从乡村诊所到“双向转诊”……40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的红利持续惠泽我区各族百姓。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推进“健康新疆”“健康喀什”建设为主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坚持医疗惠民、稳中求进,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和健康问题,持续深化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医院综合改革考核中,我区名列全疆第二,并获得了相应的补助资金。医改各项制度初步建立,完善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四大体系”。医改重点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以基层为重点,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网络基本建立,县、乡、村医疗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备,传染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力度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理念,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逐年提高,参保人员住院基本医保报销比例达75%以上。
喀什市第一体检中心B超技师阿依努尔·热伊木给新同事讲解病例。(资料图)
吴玉医院呼吸科主任,26年前从喀什卫校毕业就来到该院工作,26年来,她亲眼见医院由弱到强的不平凡经历,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喀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今,医院,现代化的就诊楼和病房拔地而起,病房里窗明几净,空调、电视、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一家医教医院持续为百姓的健康护航。62医院和具备医院为我区各族群众的健康梦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屏障。
除了地县级医疗单位,近年来,我区各乡镇(街道)卫生院、村级卫生所遍布喀什边远地区的各个村落,不断刷新着我区卫生医疗体系的高度和广度。喀什逐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医院眼视光中心开展“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眼健康筛查暨目浴阳光在行动”医疗扶贫免费义诊活动。(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