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连续几次测不准,在家怎么自测血压

根据年8月最新数据显示:

整体上,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0%,患病人数达2.亿,正常高值血压患病率为41.4%,患病人数4.亿。经过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男性高于女性(24.3%vs21.6%),城市与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vs22.9%)。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治疗控制率分别为42.7%、38.3%、14.5%和38.0%,农村地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较低。

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比较低的原因和家用电子的自测设备也有一部分的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家用的血压计也渐渐地出现在每个家庭里,说血压医院挂号检查才知晓结果。

登录某宝、某东商城等网站发现,各种家用血压计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电子的、水银的、全自动的,有臂式的、腕式的,还有无线传感的……价格低的不足55元,贵的甚至要多元。到底选什么类型的血压计好,真让普通消费者感到困惑。可为了便利而网购的血压计的准确性真的高么?这种测量后生成数据的准确性又与什么有关呢?

1、买的都是国外的货,满满的英文,父母不识,只能凭感觉测量:很多老人的血压计都是儿女帮忙买的,一些买的国外的牌子,全是英文,老人根本看不懂,只能凭自己感觉去测量,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根本没有可参考性。

2、电子血压计测出来的结果通常不准确:在现在高科技时代,很多电子血压计的精准度已经达到国际标准要求,但如果没有掌握好电子血压计的使用方法,没有定期校对,测量出来的数据还是不准确的。

3、自我操作不当:测量时应将手腕带下面部分拉紧系好,并注意不要留有缝隙,如手腕带捆绑不正确,将无法准确测量。活动、说话、饮酒、饥饿、饱餐、疲劳、紧张、心情不畅等,都会引血压的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如果手腕带与心脏位置不同高,手掌用力或者握拳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

再好的家用血压计,每年也需要进行一次校准。在选择家庭血压测量仪器时,应优先考虑上臂式血压计,它的准确性及重复性较好,测量方法易于掌握。如果使用者听力还不错,建议用水银血压计,实惠又准确。如果采用电子血压计,最好不要选择手指和腕式的血压计。

血压计的使用方法也大有关系。专家提醒,购买血压计后,首先要仔细按照说明书操作,科学使用血压计。专家建议,在家里进行血压监测,被测量人至少要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5分钟后,再开始测量血压。测血压时,要把捆绑袖带的上臂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同一水平,两腿放松、落地。高血压病人每日早(起床后)、晚(上床睡觉前)可各测量血压2至3次,每次间隔1分钟。

医院VIP张雅君主任特别强调,血压计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校准一次,这样才能达到科学测量的目的。据介绍,国家目前仅对医疗机构使用的血压计有强制检定的规定,没有要求家用血压计也强制校验。

张雅君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知名胸痛、高血压专业诊疗专家;老年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委员

简介:工作经验30余年,曾任中华医学会辽宁心血管分会委员,老年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特约编委。参加国家九五高血压课题研究,完成先心病、冠心病研究的多项课题,多次获科技进步奖,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高发病的治疗与诊断、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心血管内科血管造影、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张术等。

同时张雅君主任也建议:如果觉得定期校准很麻烦或者操作不熟练的、不信任这种家用电子设备的准确度的话,建议及时来院咨询医生,根据建议做血压监测或者其他检查。

不要误以为这是中老年群体才关心的事情,临床数据也显示,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当中,约有50%是无症状的,或出现偶尔头晕、头痛等不典型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得病。不知晓、不重视,再加上一天到晚忙工作、照顾家庭,常会拖到病情恶化时才就医。但这时往往已出现心功能损害甚至中风、心梗,导致残疾、死亡的后果。建议每年都要定期检查!

赞赏

长按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jg/34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