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
1.测量前准备
测量前30分钟不进行剧烈运动,避免抽烟、喝酒、咖啡、茶等,并提前上个厕所,找一个有靠背的椅子或沙发,坐着平静休息5分钟。
对于高血压病人,测血压评估的是控制的效果,所以药还是得按时吃,不要因为测量而耽误。
2.测量动作
测量的时候,手臂要放松,放在与心脏齐高的桌面上,背靠椅子或沙发靠垫,双腿放松,平静测量。手臂的位置不对、手臂用力等均会让测量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关于测量血压用哪只胳膊,没有男左女右的说法。原则上说两只手臂都是可以的,方便就好,但是每次都应测量同一边,这样才具有可比性。
两只胳膊的血压常常有小幅差异,但只要在20mmHg内都算正常,如果差异过大则应咨询医生。
3.测完血压应记录哪些数据?
测完后,应该立即用本子记录下血压和脉搏,并且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左臂还是右臂、有无服药以及服药剂量,便于就诊使用。
四、什么时间段测
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高血压患者,都应该明白一个常识——即便排除了生活方式和服药的干扰,人一天之中的血压本身也是有昼夜起伏的。
通过对我国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70%的人存在两个血压高峰和两个低谷,即清晨6—8点为第一个血压高峰;8点后开始下降,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为第一个低谷;然后血压开始上升,到下午4—6点为第二个高峰,也是全天血压最高的时间;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1—2点为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二个低谷;最后血压逐渐上升,再进入次日的第一个高峰。
而每个人的上述时间点并不一致,少数人甚至完全相反——在睡眠时血压高于白天。
因此,只测一次的话,可能刚好没捕捉到这个人血压超标的时刻,就漏诊了高血压。
因此,特给出一些建议:
1.前往就诊前,至少连续测量5-7天,每天起床后(饭前)、睡觉前各一次。
2.刚开始高血压治疗,或者刚调整过用药物剂量者,也应每日起床后(饭前)、睡觉前各测一次,直到至少连续1周血压都能稳定达标后,再减少频率。
3.血压控制得很好的患者,每周测1~2次,时间选在自己每日血压较高的时候,通常是晨起时。
4.够不上高血压诊断标准,但是血压偏高的(例如大于/80mmHg但未到/90mmHg,具体以专科医生现场结论为准),应每月一次测量昼夜血压,并且改善生活方式。
二、如何理解自测血压的结果?
在家监测血压,结果标准跟通常高血压的诊断标准(/90mmHg)是不一样的,一般认为家庭自测血压高于/85mmHg即达到诊断标准。
三、可以自行调整降压药物吗?
最好不要,药物的调整建议您咨询专科医生,
如果您实在想自行调整看看,也不宜过于频繁调整,有的患者一测到血压高了就赶紧加药,一测到血压偏低就赶紧减药,这种做法最要不得,这只会导致您血压剧烈波动。一般来说,如果您连续3天测量血压都偏高(低),可以考虑调整剂量。但是,如果您突然有一次测量血压明显升高,如超过mmHg,休息后复测仍高,建议您不要自行调整,应尽早咨询专业医生后调整药物。
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都来学学自测血压吧,也不要忘了,要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哦!!!
版权所有,转载(刊)需经作者同意
那个胖胖的医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