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领体检在家测血压怎么测更准有效控制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中国高血压调查(~年)发现,中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3.2%,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每4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压患者。

然而,与高患病率相对应的,是几乎只有近一半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控制率更是低于20%。

图片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J]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却很容易忽视的——高血压。

在高血压的诊治与管理中,除了医生测量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以外,还建议进行家庭血压监测。你真的会测血压吗?

1、什么时间测量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排空膀胱,在坐位休息5分钟后,测量2~3次,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

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同时要注意详细记录每次血压测量的时间和所有数值。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2、用什么血压计?

家庭血压监测时可以选择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相对于台式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有以下优点:

没有水银带来的健康和环境危害;

操作简单;

没有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

选择时,注意查看电子血压计有没有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

同时,注意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囊长22~26cm、宽12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32cm)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

买了仪器的患者,初次使用和使用期间需找专业人士对仪器进行校准,至少每年1次,可于购买处进行校准。

3、测左胳膊还是右胳膊?

家庭第一次检查时应测量左、右两侧的上臂血压。当左右上臂血压不一致时,采用数值较高侧手臂测量的血压值为准。

左右两边血压有差值是正常现象,但若差异持续>20mmHg时,高度提示血管病变,如上肢动脉闭塞、大动脉炎、动脉畸形、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等,此时应及时就诊,请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4、测量时可能存在的误区

1.坐姿不端正√正确姿势:测量时坐位背部要有倚靠,双脚平放(双腿不交叉、不翘二郎腿)。手臂不要悬空,而把要测量的那个手臂放到桌上,放松双手。2.讲话√正确方法:测量前应至少静坐休息5分钟,测量时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3.袖带套在衣服上√正确方法:不要隔着厚衣服测量血压。测量前用手摸肘部,在肘窝偏内侧一点可以感觉到一根跳动的血管,就是肱动脉;然后将袖带充气囊的中心位置放到肱动脉上。袖带下缘至少要在肘窝之上2.5cm处,袖带的高度要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袖带松紧合适,松紧程度以袖带和胳膊之间可以插入一到两根手指头最合适。4.只记录每天最终的血压√正确做法: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血压记录。5.家庭血压监测适合所有人√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家庭自测血压。控制高血压,需要避开这5个误区___

除了进行血压的测量,科学控制血压,还需要纠正许多对高血压的认知误区。

误区一/90的降压目标是统一的

年5月,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发布了全球通用的《高血压实践指南》,修订各种情况的血压目标:

●单一高血压的降压目标3个月内血压下降≥20/10mmHg,最好</90mmHg;理想情况下,年龄<65岁患者,/70mmHg≤目标血压</80mmHg;年龄≥65岁患者,目标血压</90mmHg。●合并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目标血压值</80mmHg,老年患者</80mmHg。●合并心力衰竭目标血压值</80mmHg,但应>/70mmHg。●合并慢性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目标血压值</80mmHg,老年患者</90mmHg。

误区二降压药存在耐药性要经常更换

有些高血压患者认为一种降压药服用时间过长会产生耐药性,需经常更换,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耐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如微生物、寄生虫、肿瘤细胞等)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而高血压既不属于微生物也不属于寄生虫、肿瘤细胞,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降压药是不存在耐药性的。

而之所以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服药几年后,发现降压的效果没有之前好,不是药物失效了,多数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方式的变化、疾病的加重等原因,导致血压比原来更高了。

误区三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高血压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很多年轻高血压患者,担心一旦服药,就要一辈子服药,因此不愿早服药,能拖就拖。

事实上,对于一些初发病、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在早期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服药等方法,把血压控制到一定程度后,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当减药、甚至停药。

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保护血管,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四吃两种降压药比吃一种效果好

与不愿用药的观念相反,一部分患者治病心切,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药物用得越多越好。

事实上,除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时需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否则会影响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反而损害健康。至于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本身的情况以及病情的发展。

对于低中危高血压患者,一般是从一种药物的小剂量或一般剂量开始用药,但如果2~3周后,血压控制得不是很理想,就会考虑联合用药(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如利尿剂搭配沙坦类、或钙拮抗剂+普利类等。

误区五只要按时服药就可以想吃就吃

一些高血压的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忽视了对生活方式的管理。事实上,降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尤其在饮食上。

平时炒菜的时候少放盐,少吃含钠盐的食品,如咸肉、腌菜、薯片等;高脂肪的肉类、高糖分的甜食也应当少吃,最好戒掉烟酒。

此外,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菇、红苋菜、香蕉等;在主食的选择上,粗细搭配,每顿加入一些粗粮。

免责声明文字来源: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图片来源: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做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yjjg/79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