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教学无创血压监测原理及其局限性

早在60余年前,美国心脏学会动脉血压记录委员会就指出,血压计并不能够精确的测定动脉血压。

首先复习一下临床最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袖带加压法,该法于年由俄国外科医生NikolaiKorotkoff首先发现。按照柯氏(Korotkoff)分期法,血压计汞柱下降过程中,第一次肱动脉搏动声响时汞柱对应数值为收缩压(第一期),之后搏动声音逐渐增强(第二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三期),然后声音突然减弱而低沉(第四期),最终声音消失时汞柱对应数值为舒张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妊娠女性、严重贫血、甲亢等高血流动力学状态者以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柯氏音可能不完全消失,则第四期可做为舒张压。

上述柯氏(Korotkoff)分期法对应的血压测量方法称为听诊法,如上图的右上半部分所示。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血压计的应用愈发普遍。上图的左下部分就说明了电子血压计的一种常用的工作原理。电子血压计对袖带自动充气,到一定压力(一般比收缩压高出30~50mmHg)后停止加压,放气到一定程度后,血流就能通过血管,产生一定的振荡波,振荡波通过血压计软管传播到压力传感器,随着放气的进行,振荡波的振幅越来越大,至最大值,再放气由于袖带与手臂的接触越松,振荡波的振幅逐渐变小。

简言之,血管产生振荡波,通过袖带及软管,传至压力传感器,并通过一定的算法,转换为对应的血压数值。在MAP的位置,通过类似产生共振的原理,血管振荡波的振幅到达最大。而SAP、DAP的测定,则是以血管振荡波振幅最大处为参考点,向前寻找峰值的45%处,对应的血压数值为SAP,向后寻找峰值的75%处,对应的血压数值为DAP,但值得注意的是,45%与75%这两个数值,不同厂家的设定值并不一致。

上述两种无创血压的测定方法准确性的评估:年,以循环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听诊法的准确性,金标准为直接的有创血压检测,研究表明,28%的患者,两者测定值偏差在11-20mmHg,而高达72%的患者,两者测定值偏差>20mmHg。年的另一项研究,以ICU住院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示波法的准确性,仍以直接的有创血压检测为金标准,仅39%的患者,两者测定值偏差<10mmHg,处于可以接受的偏差范围内。可见,无创血压监测的准确性不容乐观,但较50年前,目前已经有所改善。

如何进一步改善电子血压计,也就是示波法血压监测的准确性。很遗憾,大部分内容是我们无法处理的,包括:

?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转换算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MAP定义:统一,振幅最高点,最准确,有创血压监测±5mmHg,但对于血管顺应性差者,MAP测定值偏低

?SAP定义:无统一标准,数值尚可接受

?DAP定义:无统一标准,与听诊法测定数值相比,准确性最差,部分厂家已经尝试通过积分法进一步改良。

我们能够处理的部分主要包括袖带和软管。

此外,通过电子血压计原理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电子血压计与心脏的相对位置并不影响血压测定的结果。

回到临床,目前我院最为常用的监护仪为PhilipsIntellivue系列,以较为先进的MP50为例,通过对其使用说明书的学习,我们发现,其工作原理为振量计法,即示波法,但未阐明压力转换算法,MAP定义为振幅最高点,而SAP及DAP说明书未明确说明,说明书中强调,与动脉内压测量或听诊测量(五期)比较,该监护仪的血压测定符合相关规范(ANSI/AAMISP10-),但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对于之前我们提到的柯氏音不完全消失的人群,这类无创血压监测,存在潜在的超出规范的不准确性。

对于该类监护仪无创血压监测的使用,务必要使用合适的病人类别选择(成人、新生儿等),同时对于以下情况,测量可能存在严重的不准确性或完全无法进行。

小结

1、PickeringTG,HallJE,AppelLJ,etal.Re







































怎么治白殿风
白癫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sejingdian.com/xzzxyj/2153.html


当前时间: